第197章 道爷的新手机(2 / 4)
。”
两人对视一眼,无需多言。当晚十一点十七分,火种台官网悄然更新首页。没有公告,没有预告,只有一段无声视频:镜头缓慢扫过一间空教室,黑板上写着五个粉笔字??“今天你想说什么?”随后画面切换至一组快速闪现的脸庞:哭泣的女孩、沉默的男孩、攥紧试卷的手、深夜亮灯的窗台……最后定格在一个倾诉舱的特写上,红灯亮起,提示“正在录音”。
紧接着,一段音频自动播放。
起初是空白,三秒后,一声极轻的呼吸传来。接着,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妈妈说我考不上大学就是废物……可我只是想让她抱我一下。”
话音落下,全国数百万用户的设备同时震动。无论是手机、平板还是公共广播系统,全都接收到同一段加密信号。AI识别显示,这段声音的情绪频谱与三百七十二段泄露录音高度吻合,但来源未知,传输路径无法追踪。
更诡异的是,许多曾安装过情绪监测软件的设备开始异常:摄像头自动关闭,数据分析模块报错,某些型号的头环甚至发出尖锐鸣叫后自行断电。社交媒体瞬间沸腾,#听见了#、#我的设备疯了#等话题冲上热搜。
而真正引爆舆论的,是一所重点高中的监控录像流出。画面中,一名高三班主任在办公室撕碎了学生的心理咨询报告,冷笑着说:“这种负能量不能进档案,会影响学校升学率。”可就在第二天,这段对话竟出现在校园广播里,伴随着清澈的童声朗诵:“老师,您有没有听过心跳的声音?它有时候很急,有时候很慢,但从不会撒谎。”
没有人知道是谁做的,但所有人都明白??那个系统,正在反噬自己曾经屏蔽的一切。
三天后,教育部紧急召开闭门会议。据内部人士透露,会上播放了一段由AI复原的1998年高考作文录音。作者是一名农村考生,文章题为《我想走出大山,但我怕爹娘哭》。文中写道:“我知道读书能改变命运,可每次拿到奖状,看到爸妈在田里弯腰的样子,我就觉得这张纸比锄头还重。”此文当年被判“格局狭隘”,不予评分。而现在,这段声音经情绪解析仪处理后,显示出长达四分钟的压抑性颤抖,属于典型的创伤应激反应。
会议最终达成一项临时决议:今年高考增设“心灵表达”附加题,不计入总分,但作为高校自主招生的重要参考。题目只有一个??“请写下你从未对任何人说出口的一句话。”
消息公布当日,火种台服务器一度瘫痪。超过八千万用户涌入“匿名树洞”功能,提交了人生中最隐秘的独白。有人写:“我嫉妒弟弟,因为他生病就能得到全家宠爱。”有人坦白:“我假装热爱画画,只是为了逃避父母离婚的争吵。”还有一个孩子留下短短一句:“我觉得活着好累,但我不敢死,因为那样会被说成懦弱。”
这些文字没有被删减,也没有被打标签。它们静静陈列在虚拟长廊中,如同星辰悬于夜空。一些学校自发组织阅读活动,教师带领学生逐条讨论,不再评判对错,只问一句:“如果这是你身边的人说的,你会怎么回应?”
与此同时,王素芬从边境归来。她在邻县藏匿期间,完成了《荒漠教育笔记》的终稿。书中提出“倾听即教学”的理念,主张将心理共情纳入教师考核体系。该书电子版上线二十四小时,下载量突破两百万,甚至被某师范大学列为必读书目。
然而,风暴并未平息。
某夜,陈拾安接到一个陌生来电。电话那头是个女人,声音沙哑却熟悉:“你们唤醒的东西,控制不了。”
他心头一震:“是你?灰西装?”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