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通用标准大讨论(4 / 5)
来了疑惑:
“这零件真能换原装的吗?省材料是省了,但耐用度能不能跟上?”
陈露阳笑着解释道:“材料工艺这方面,大家担心强度和耐久性不够,这是对的。”
“但我们试过。将制动推杆用42Cr钢,热处理后硬度达到HRC30以上,这样就能保证跟咱们厂里原装件的寿命在一个水平。”
“而橡胶垫片,改用耐油耐寒的丁腈橡胶,零下二十度依然保持柔韧,不会脆裂。”
这时,后排一个技术员开口:“就算材料和寿命能跟上,可装配怎么办?”
陈露阳看向技术员,
只见那人接着道:“通用件要兼容几个车型,关键尺寸只能取折中值。”
“遇见尺寸合适的,还算好。可如果孔距差一两毫米,螺丝眼儿对不上,工人就得抡锤子敲。许多零部件为了兼容多种接口,也许还要加垫片、转接件,这样本来五分钟的活可能就会拖成十五分钟。”
“工人活讲究顺手,你这通用件要是越装越麻烦,谁还愿意用?”
说着说着,原有的对通用件的好奇,逐渐变成了针对通用件的探讨。
面对这些质疑,陈露阳非但没有任何的不满,反而眼神中露出了精亮的光芒。
小汽车零部件通用化,想要推行下去,早晚都会面对这样和那样的质疑。
现在这个会议室里,坐着的都是机械厂最核心的力量——厂长、副厂长、总装主任、各大车间的骨干和技术专家。
他们的思考角度,必然比普通工人更加深入,也更加苛刻。
而这正是陈露阳最想要的。
如果能在这里,把这些质疑一条条回答下去,那等以后项目推向全厂、甚至推向市场时,才更有底气。
更何况,自己没想明白的问题,也能借着这些讨论,得到新的启发。
“你说得对,通用件如果装配费劲,就是失败。可我们做的不是那种‘抡锤子对孔’的东西。”
他把资料往前一推,神色认真:“就拿联轴器套筒来说,原装件要对准滑槽才能推进去,工人经常对半天眼,费力又费时。”
“我们试制的通用件,把卡槽结构改成了‘倒角+导向槽’,只要顺着方向一推,自己就能对正。”
“工人两分钟就能装好,比原来的还快。连张叔自己都说,‘能快换,才叫真通用’。”
陈露阳刚说完,那位技术员直接抛出一个问题:
“‘倒角+导向槽’虽然能解决装配的问题,但别忘了耐磨。”
“工人图省劲,插装速度快,可要是导向面磨损过快,两个月后卡不稳,那还是得返修。”
瞬间,侃侃而谈的陈露阳猛地一怔。
技术员接着开口:“修配厂里,工人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