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5k5超超超大章之东边不亮西方亮(4 / 8)

加入书签

上。

    “行了。”

    “不管项目是谁报的、背景多特别,归根结底还是看结果。”

    他拍了拍写满试制进度与样品数据的申报材料,开口道:

    “这个项目流程完整,样件成型,背后还有跨学科支撑。”

    “我同意立项。”

    “我也同意。”一位年长专家紧跟其后。

    “同意。”

    “同意。”

    “同意。”

    片刻后,会议室中再无异议声响。

    孙启明收起材料,把那份已被翻得微卷的申报书郑重放入“备案通过”文件夹中:

    “好。”

    “这个项目,正式进入‘市级大学生工程实践基地’立项程序。”

    “由科技成果处负责备案,准备推荐入选年度重点示范项目。”

    评审现场,一锤定音。

    ……

    周一一早,市经委机关大院。

    冷风刚过,红砖墙边的国槐枝杈挂着点点霜意。

    行政秘书小林正提着一摞文件挨个敲门发文。

    走到梁仲维办公室门口,他抬手敲了敲门,轻声道:

    “梁主任,这是市科委‘大学生工程实践基地’立项结果的材料,给我们也抄送了一份。”

    “拿来我看看。”梁仲维接过文件,目光落在首页。

    虽然市科委和市经委分属不同口径的系统,

    但凡是带“产学研结合”字样、涉及“产业转化可能性”的项目,一般都要抄送一份来经委这边备案,有时还会一并启动联席推进或资金统筹。

    看着看着,梁仲维盯在了其中一份材料上。

    陈露阳?

    看到项目负责人的名字,他下意识将那一页抽了出来重新翻看。

    项目推荐理由上,赫然写着:全市目前唯一一个产出样件、挂靠校外厂点、同时获得文理工三系支持的项目,

    梁仲维眉头挑了挑,眼里闪过一丝意外与赞许。

    “这陈露阳……还真是个人物啊。”

    自从上次从修理厂回来之后,他就一直在思考技校与修理厂合作的事儿。

    想要在片儿城三区推进“机械工业项目带动技工教育联动发展”,就得找一根撬动现有格局的杠杆,一处能破局的支点!

    只是可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