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地球文明次干扰高维信息(2 / 6)

加入书签

海巨兽的行动轨迹,不仅难以捕捉,更常常引剧烈的能量反冲。

“警报!

三号缓冲池能量过载!

契合度仅百分之五点七,偏差过大!

主动断开连接!”

冰冷的电子合成音响起。

中央“弦球之眼”

-ii装置内部出一阵令人牙酸的嗡鸣,几根能量导管瞬间过载变红,备用冷却系统喷射出大量的白色冷凝雾气。

“记录偏差数据,分析能量反冲模式。

第七组,重新校准基弦频率,尝试加入非线性衰减因子。”

王海峰的声音沙哑却稳定,没有丝毫气馁,仿佛早已习惯。

他快地在控制台上输入一系列指令,调动算资源分析失败原因。

李艳快步走到三号缓冲池监控台前,查看详细数据:“反冲能量带有强烈的信息熵增特性,王老,这不像简单的能量排斥,更像是一种信息层面的‘拒绝’或者说‘加密锁’。”

“嗯,注意到了。”

王海峰目光炯炯,“这说明我们的方向没错!

它越‘拒绝’,越证明其内部蕴含着我们无法理解的有序信息!

继续尝试!

调整算法,不要硬碰硬,尝试寻找其波动模式中的‘间隙’或‘谐振点’!”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记录下的海量数据却成了最宝贵的财富。

算集群日夜不停地运转,寻找着那微小到几乎不存在的规律。

研究员们轮班倒,困了就在旁边的休息舱眯一会,醒了继续投入战斗。

每个人的眼中都布满了血丝,但燃烧着同样的火焰——那是面对终极谜题时,属于科学家最纯粹的好奇与征服欲。

转机生在一个深夜。

当时值班的是一名年轻的女科学家,名叫林云,以思维敏捷、直觉惊人着称。

她负责监控一组针对西部战场频繁出现的某种特定高维扰动模式的契合尝试。

之前的十七次尝试均告失败。

第十八次,“弦球之眼”

-ii再次调整到预定频率,小心翼翼地探出信息的“触角”

突然,林云猛地坐直了身体,眼睛死死盯住她面前屏幕上一条几乎被淹没在噪声中的反馈曲线!

“等等!

停!

回放刚才零点三秒的数据!”

她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尖锐,吸引了周围几个同事的注意。

数据回放,放大。

在那一瞬间,代表“弦球之眼”

输出与高维扰动信号的两条曲线,出现了一个极其短暂、幅度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重合峰!

不是排斥,不是反冲,是极其微弱的一丝同步共振!

“老天它它抓住了?!”

旁边一位男研究员失声叫道。

整个控制区域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林云屏幕上的那个微小波动。

“不是完全抓住,是蹭到了!

就像两把高振动的刀锋,极其短暂地擦出了火花!”

林云的手指飞快操作,脸色因兴奋而潮红,

“快!

记录这一刻的所有参数!

基弦频率、调制方式、能量注入精度、时空坐标所有数据!

一点都不能漏!”

她立刻将这个现上报给刚刚被叫醒的王海峰和李艳。

两位博士几乎是冲到控制台的。

王海峰看着那几乎需要想象力才能辨认出的共振峰,双手微微颤抖,反复确认了十几遍数据,最终重重一拳砸在控制台上,声音嘶哑却充满了狂喜:“好!

好啊!

就是这个!

找到了钥匙孔的第一道缝隙!”

李艳也难掩激动,但她更冷静:“立刻重复实验!

固定所有参数,尝试复现这个共振点!”

接下来的几十个小时,研究所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亢奋状态。

他们以林云现的那组参数为基础,进行了上千次微调尝试。

失败依旧居多,但成功的次数开始缓慢增加,共振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也在一点点提升。

他们就像最耐心的锁匠,依靠着一次次的细微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