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前线战场反攻(一)(1 / 6)
公元2057年,L-77星域,“启明号”旗舰,中央指挥区。
时间仿佛被无形的手拉伸,又在极致的压力下压缩。自“先行者”文明那场跨越维度的技术馈赠以来,“昆仑之心”基地及其附属的庞大工业体系,便进入了一种近乎燃烧的超负荷运转状态。
昼夜的界限在实验室和工厂的恒亮灯光下模糊,只有设备永不间断的嗡鸣、能量核心低沉的咆哮,以及穿梭往来的工程师们布满血丝却异常明亮的眼睛,记录着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文明自救。
孔方佳端坐在指挥席上,玄黑色的元帅常服衬得他面容愈发冷峻,如同一尊历经风霜的玄武岩雕像。他面前悬浮的巨大战术星图上,代表“坚壁”防线的蓝色光带稳定而厚重,如同环绕“希望锚点”星系的钢铁长城。
然而,他的目光却并未停留在防御上,而是如同鹰隼般,锐利地扫视着防线外那片被标记为猩红色的、由“傀儡火种”控制的广袤星域。
他刚刚审阅完由李艳博士和欧阳长风少将联名提交的最终版《“曙光”技术装备量产及部队换装评估报告》。报告内容详实,数据确凿,结论明确。
这十二套核心系统,是联合文明科技树上骤然结出的、最锋利的果实,它们的技术细节和预期效果,在孔方佳的脑海中清晰浮现:
守护者-V型灵弦谐振滤波器:
不仅仅是小型化设计,其核心创新在于采用了一个由先行者优化模型实时生成的、动态演化的“灵弦”驻波矩阵结构。
这个矩阵能够像最精密的主动降噪系统一样运作,通过精确分析入侵精神冲击的频率特征,智能生成相位完全相反的“灵弦”波动,从而主动抵消和中和外来冲击的关键频率成分,而非单纯依靠屏障阻挡。
在实验室模拟测试中,该滤波器成功将“清剿者”级别的意识冲击从足以瞬间摧毁心智的洪流强度,高效削弱为仅令人不适但完全可承受的“精神噪音”,显着提升了操作员在高压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潜行者-II型动态顺应护盾:
其革命性突破源于集成的“边界感知单元”,该单元基于先进的先行者算法构建,能够像声纳系统一样持续向舰船前方发射低功率、多频段的“灵弦”探针阵列。
这些探针实时扫描并反馈空间结构细微变化、能量流分布以及维度张力的动态波动数据。随后,护盾发生器在微秒级别内智能调整自身能量场的空间分布和频率响应,不再依赖硬性防御,而是模拟水流绕过礁石的自然流动原理,或将攻击能量精准引导至非关键区域分散消耗。
面对常规能量武器时,其偏转效率提升了惊人的80%;而针对高维渗透攻击,则能有效增加敌方的“锚定”和“侵蚀”难度,使舰船在复杂战场中保持高度机动性。
自由意志-II型意识密钥:
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该密钥创新性地集成了从“意识-能量-物质”理论框架中提炼的“意识加密壳”技术。
每个“自由火种”成员的核心意识特征被实时转化为一种独特的、不断演变的“灵弦”密码序列,如同为意识穿上了一件动态迷彩服,不仅增强了隐蔽性,还使“主宰”的控制网络难以重新建立连接,甚至无法准确识别和定位个体位置。
这种自适应加密机制在实战中大幅降低了敌方的追踪精度,确保了“自由火种”在意识层面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破晓级定向能主炮:
该主炮的能量传导路径经过彻底重新设计,采用了仿生学启发的材料层,其微观结构高度模拟“奥米伽幽影钢”的特性,极大减少了能量在传输过程中的热逸散和效率损失,确保输出功率稳定在峰值水平。
更重要的是,发射的能量束中被精密调制入特定的“灵弦”谐波模式,这种谐波对“傀儡火种”舰船装甲的特定分子键和能量场结构具有独特的“共振削弱”效应。
在实战测试中,这种技术使主炮能够轻易撕裂以往坚不可摧的“裁决者”级装甲,穿透效率提高了三倍以上,成为舰队反制重型防御的核心武器。
洞察之眼广域灵弦探测阵列:
该阵列的核心组件包括极其灵敏的“灵弦”背景辐射接收器和一套复杂的数据处理中枢系统。
它能够精确捕捉到高维力量在试图介入低维宇宙时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