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发现端与着手反制(3 / 6)

加入书签

帝国海军陆战队第三突击连,超过百分之八十官兵佩戴的"卫士"终端记录到了拦截事件,时间点高度同步,仿佛被无形的指挥棒精确调度。

终端日志显示,士兵们在那一刻集体抬头,眼神短暂失焦后又恢复锐利,动作整齐划一地投入战斗,毫无滞涩。

"K-11模式的分析结果显示,它主要携带的情绪诱导是‘亢奋’、‘攻击性提升’、‘对命令的绝对服从’以及轻微的‘痛觉钝化’。"

分析师调出了破译结果,数据流在屏幕上滚动,标红的关键词旁附带了生理指标对比图:心跳加速、肾上腺素激增,士兵们在拦截后表现出异常的勇猛,无视伤痛继续冲锋。

"而且,看这里,当连队中几名公认的‘战斗英雄’或‘老兵’——比如中士李强和老兵张伟,他们的‘特征弦’强度更高,更易被影响也更容易影响他人——的终端率先触发高强度拦截后,整个连队的平均拦截强度和频率在短时间内出现了显着跃升!"

分析师指着图表上的峰值点,那些代表老兵的数据像火种般点燃了周围的波纹,迅速扩散至整个连队阵列。

"羊群效应......或者说,头羊效应。"孔方佳瞬间明白了,他的目光锐利如刀,扫过屏幕上的数据流,"在高强度、高压力的群体行动中,个体的精神高度紧绷,判断力某种程度上反而更容易受到群体情绪和榜样的影响。就像一群受惊的羊群,头羊的狂奔会带动整个兽群盲目跟随。

高维力量只需要精准地、高强度地‘点燃’几个关键节点个体——比如那些在连队中威望极高的战士——就能利用军队固有的纪律性和从众心理,迅速将某种‘状态’扩散到整个群体,从而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或降低)整个团队的作战效能!这和我们之前的猜测一致"他的声音低沉而凝重,每个字都像重锤敲在寂静的指挥室里。

他回想起大犬座战役中,叛军部队那种时而悍不畏死、时而指挥协调精准得反常的表现:在一次关键的突击中,原本散乱的叛军小队突然如机器般同步推进,无视伤亡直扑帝国防线;

而在另一次撤退时,却又纪律严明到令人窒息,每个动作都精准无误。背后恐怕正是这种手段在作祟,那无形的培育之手在战场上空编织着致命的丝线,操控着每一个灵魂的走向。孔方佳闭了闭眼,那场战役的惨烈画面在脑海中翻涌,血腥味仿佛再次弥漫鼻尖。

"那么,在一般状态下,比如日常办公、普通训练时,效果最弱?"孔方佳元帅紧盯着屏幕,眉头微皱地追问,显然对分析结果极为关注。

"是的,元帅。"分析师迅速确认道,熟练地调出动态对比图,放大关键数据点,"在个体精神处于普通平静状态时,无论是针对性攻击还是广域攻击,其被拦截后的‘残留影响评估’(通过对比拦截前后个体的生理指标微变化,如心率变异性和脑电波模式,以及后续决策倾向模型预测)都是最低的。具体而言,当个体进行常规活动时,干扰信号的衰减率高达98%以上。

似乎个体的意识在此时拥有最强的‘自我校准’能力,能够自然地排斥这些外来的、不协调的‘意念碎片’,就像大脑的免疫系统自动过滤噪音,维持认知稳定性。"分析师补充道,指向图表上的峰值区域。

结论逐渐清晰:高维力量影响低维智慧生命,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巧妙地利用了个体与群体的心理弱点,形成一套精密的分阶段策略。

睡眠期:针对个体,攻击潜意识,进行长期、隐形的"思想育苗",可能通过梦境植入诱导性想法,导致潜移默化的行为偏移。

高压群体行动期:针对群体,利用从众心理和榜样效应,进行短期、强力的"状态加持"或"状态抑制",例如在军事演习中放大恐慌或盲从,削弱团队协调性。

普通状态期:效果甚微,是防御的"黄金窗口",此时个体心智处于自然平衡态,任何外部干扰都会被迅速中和,为主动防御措施提供最佳时机。

"立刻将这份分析报告列为最高机密,加密等级‘种族存亡’,仅限最高指挥部访问。"孔方佳果断下令,声音沉稳而威严,"所有‘卫士’终端固件进行实时在线升级,特别加强睡眠期间的监测敏感度和拦截强度阈值,确保对潜意识层攻击的零容忍防御。

同时,向军方和关键研发部门发布详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