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仕途?(1 / 6)

加入书签

    汉历2107年初,杭府龙登大街上,原先的煤气灯被替换成电灯,街上四轮马车流中也混入了不少锅炉冒热气的轿车,预示着时代在快速变化。

    宣冲在经过一年学习后,顺利通过童生试;并且参加了秀才试前五次测考(相当于模拟考)的前两次。宣冲成功的摸到了秀才的门槛线。

    这让一直是在关注宣冲的那位南方派系大人物,再度高看了刘浩行一眼。

    宣冲这里,收到了王大人的亲笔信,而转交信件的秀才学长,则是意味深长的给宣冲带了一句话:“你是个读书的种子!”

    这“测考”相当于前世模拟考,但与模拟考也有点不同。

    现汉官府拟定正规考试,录入档案,就是防止科举舞弊。

    科举对于现汉的藩王子弟们来说,拿到一个童生并不稀奇;毕竟只要想学,愿意付出三分努力,而王府也能够拿到最好的资料和专业度,总是能花费个三年拿到童生证的。

    但是宣冲这种经过一年苦学,十六岁就完成了童生试,而且摸到了秀才的门槛,就属于“读书种子”了。

    大部分藩王家那些有作为的子弟,往往是十八岁才拿到童生。

    秦天依评论道:做题家。

    十六岁拿到童生意味着,在拿到“童生”资格的五年内,脑力和精力都是最顶级,是最适合冲击秀才的。而冲击秀才必须年少,冲击举人不仅仅年少还要精力十足。

    近年来,连中三甲的举子,都是在青少年时抓住了“精力巅峰期”做学问。

    杭府大儒认定宣冲是“读书好种子”,显然就是宣冲抓到了自己的“精力巅峰期”。

    这在那些见惯了科场新秀的大人眼里,是“能收心猿,能控意马,难得,难得啊。”

    在享受同等教育资源的藩王子弟中,秀才的比例要比那些个书香门第的要小得多;核心在于藩王子弟们,在十六岁后,就有开枝散叶的任务,进而与婢女们玩乐!

    而每天下面丢掉那些蛋白质,会让脑子的发育缺粮。宣冲没在这上面损耗精元。

    对于宣冲来说,王大人亲自写这封信,其实意思很明了:安心做学问,干脆直接把你的海军武职给退了。

    海军每年出海半年,忙碌于各种海况情况,对读书心思的影响是很大。

    不得不说,这是对的;宣冲确定,自己如果耐心学习的话,分数能够上一大截。然而这却让宣冲有些为难。

    …从军还是从文…

    工业技术的积累和钻研,是不需要培养神童的;大部分工业生产岗只需中人之资专心致志即可。

    话说宣冲前世时,不少男生在少年时候成绩不好,但是价值观正确;在成年后也都成为一些制造厂中的技术骨干。

    但教育体系,还是需要卷出一部分精英;因为在现代社会管理体系下,高知们的上限越高越好。

    在后备官僚体系中,培养的年轻人越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