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睁眼看世界?不,看看现汉(4 / 6)

加入书签

“天心相悖”理论就会把问题找到了统治阶层身上。

    …宣冲恍然:这社会理论的核心不是正义,而是“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但必须要给“刍狗”苟活的路…

    就拿繁衍来说,这是百姓和士大夫们都要做的事情。即“天之允”。

    百姓们只要努力在工厂中工作,积攒足够成家立业之资即可。

    而士大夫呢?决不能如同“亨汉”末年那样狂买奴婢,婢女劝酒不力就杀;而是要拿出家资:“损有余,而补不足。”

    例如,在当朝的历史学家们分析“亨汉”灭亡时,就重点阐述了一个现象。

    对小家小户来说,培养的男子能作为主要劳动力;相对而言,女子要培养,对家庭的经济价值差,故常常丢弃女婴。

    而百姓们如此“个人所想”,不符合客观长远发展,就造成了“天心相悖”;亨汉末年,人口膨胀,却少有战争消耗男子数量,故,随着九州大地一声雷,挑动黄河天下反。

    本朝吸取了教训。

    小门小户趋男避女的情况,是难以用律法来约束。

    为了防止产生“天心相悖”的后果,律法是命令各地士大夫们强行担责。一所所公义堂建立起来,专门收女婴。

    在工业化的粮食供应下,公义堂内的这些丁口完全能够养得起。

    至于这些女子笄礼后,则是以公义堂为父母,而婚配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就是以公义堂说的算。

    而公义堂,由于是当地士大夫们出资,所以所嫁的都应当是本地的青壮。

    而娶了公堂女子的男子,所要下的聘礼,除了一头猪和红布之外,还有巨额的贷款。

    既然让本地力夫们贷了款,本地豪强们就必定为其就业而奔波。东图内的捕鲸业,纵然是个铁饭;但刘荡阵依旧要拿出钱,来折腾钢铁业以及航运业务。

    现汉各地,那些传了上千年的世家,早就不是魏晋那样,闲着没事干就清谈;忧愁的睡不着而求玄。

    现汉踏入近代后,存续了一套有着清晰指标的考核体系,让各地掌握资源的世家大族维持着本土的“家和万事兴”。谁也担不起“天心相悖”的大帽子。

    像农民起义这样的情况,不只是像明清时候问责地方大员这么简单;而是当地主持“祀”的几个大族们的祭祀,就得直接停了!敢逾制,就是淫祀,就要流放边疆。

    而一个地方大族不能祭祀,就没有名义把手上青壮给组织起来,其族权会大幅度的下降。这就好比是宣冲前世,当一个大学因为丑闻失去“神圣性”,他们在学术界的力量,搞事情的力量,就大幅度减弱了。

    包括刘浩行现在的东图王府,掌握的煤场,渔场的股权,所获得红利是三千万银币,按照宣冲那一世,是妥妥的地方垄断。

    但这样拥有的财富,却并没有如昂犹巨富们那样,可以举着“自由”来保驾护航。

    按照“天心相合”理论,是要尽义务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