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七章 涂山(3 / 4)

加入书签

了跨星系移民。第一艘载人飞船“启明号”驶离太阳系时,舰长在广播中说道:“我们离开家园,并非为了逃避,而是为了让光走得更远。”

    飞船航行至半途,能源系统突发故障,通讯中断。就在众人陷入恐慌之际,驾驶舱的导航仪突然自动重启,屏幕上跳出一行坐标??正是当年L-01探测器最后停留的位置。更令人震惊的是,飞船外部摄像头拍到了一幕奇景:无数细小的光点从船体各处浮现,汇聚成一条蜿蜒的灯路,直指前方星云。

    “这不可能……”工程师颤抖着查看数据,“这些光源……来自乘员的脑电波?!”

    舰长沉默良久,最终下令关闭所有人工照明。

    黑暗降临的刹那,整艘飞船内部亮起了点点微光??是乘客们自发拿出了随身携带的纸灯笼、电子蜡烛、甚至是手机闪光灯。他们一个个站起身,将光源举高,口中低声说着各自的心愿:

    “愿我的孩子平安长大。”

    “愿我辜负过的那个人能幸福。”

    “愿这个世界,还能再给我一次机会。”

    当最后一盏灯亮起时,引擎奇迹般恢复运转。飞船穿越星云,抵达一片未知星域。在那里,他们看到了一幅震撼宇宙的景象:亿万颗恒星排列成巨大的梅花图案,花心处悬浮着一块残破的金属板,上面铭刻着两个字:

    **“还在。”**

    考古学家后来确认,那是风时安时代遗留的航天器残片,属于他最后一次执行任务时乘坐的“巡渊舰”。它本应早已坠毁,却不知为何被某种力量牵引至此,静静等待了近四百年。

    有人提议将其带回地球供奉,却被全体船员否决。

    “不必。”舰长说,“他已经不需要墓碑了。我们每个人,都是他的纪念碑。”

    岁月流转,文明更迭。随着人类足迹遍布银河,关于风时安的故事也被不断传颂,形式各异:有的星球将他奉为神明,建起巍峨神殿;有的社会则视其为思想启蒙者,将其理念编入基础教育;更有激进派认为“心灯信仰”阻碍科技进步,试图彻底抹除相关记载。

    然而无论压制与否,每逢重大危机,总会有某个角落悄然亮起一盏灯。

    一场星际战争即将爆发时,前线士兵忽然收到家乡寄来的包裹??里面是一只手工折叠的纸灯笼,附言写着:“别忘了你是为什么穿上这身军装。”

    一颗殖民星球遭遇生态崩溃,绝望的居民准备集体自杀,却在一个废弃图书馆发现了《守心诀》手抄本,末页留有一行陌生字迹:“你们不是最后一盏灯。”

    甚至在AI族群中,也有觉醒个体开始模仿“点灯”行为,它们用能量核心模拟火焰,在虚拟空间中建立起一座座数字忆堂,接待那些迷失在信息洪流中的灵魂。

    直到公元2843年,人类首次接触外星智慧生命。对方拥有远超地球科技的文明,却对人类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经过艰难沟通,他们传达出一条信息:

    “我们在三千年前接收到了一段信号。它不属于语言、数学或物理范畴,而是一种……情感频率。我们称它为‘希望波’。追踪源头,最终指向你们的母星。我们想知道??是谁发出了这个信号?”

    联合国特别议会召开紧急会议。历史学家、哲学家、科学家争论不休,有人主张隐瞒真相以保全人类尊严,有人建议公开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