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三国贤义 068、玉液还丹道已通(3 / 10)

加入书签

焦就是外胶胴。

    内脏正经、外腑正经,如此互为表里,最合道。

    不是手足阴阳,而是内外脏腑。

    内外脏腑之间不交融。

    内脏五脉正经通过内神壳,交融于外胶胴这脉正经,与外腑五脉正经对应。

    他边上的童渊,也若有所感地念诵,手三阳经:

    “【手阳明大肠经】,血气循行从大肠至手部。”

    “主管传导糟粕,与肺相表里,主津液、管理液体。”

    “大肠腑经不通,常导致便秘、腹泻、牙痛、鼻塞、皮肤病等。”

    “【手少阳三焦经】,血气循行从三焦至手部。”

    “通行元气,疏通水液通道,主管气和水液的运行。”

    “三焦腑经不通,常导致偏头痛、耳鸣、耳聋、胁痛、水肿等。”

    “【手太阳小肠经】,血气循行从小肠到手部。”

    “接收胃腐熟的食物,进行“分清泌浊”,吸收营养,分走废水。”

    “小肠腑经不通,常导致腹痛、腹泻、肩臂疼痛、耳鸣等。”

    童渊边念边运气,也发现了俗法不合理。

    循行血气俗法路线是:

    手三阴经,血气自胸部循行手部;

    手三阳经,血气从手部循行头部;

    足三阳经,血气由头部循行足部;

    足三阴经,血气于足部循行胸部。

    循行过程看似圆融,行气有始有终,成循环。

    童渊如今虽是个凡人,可他曾经也是一位练气士。

    他对血气循行的精微过程,感知非常敏锐非常真实,明显感觉其中不对劲。

    手三阳经属阳,足三阳经也是阳术,阳阳相斥。

    由头部循行足部,正经相斥如何能行气?

    王越也觉得不太对劲,就念诵起足三阳经:

    “【足阳明胃经】,血气循行从胃腑到足部。”

    “受纳和腐熟水谷、消化食物,是气血生化的源头。”

    “胃腑经不通,常导致胃痛、腹胀、消化不良、高烧、面部问题等。”

    “【足少阳胆经】,血气循行从胆腑到足部。”

    “储存和排泄胆汁,主决断与判断力、决策力相关。”

    “胆腑经不通,常导致口苦、偏头痛、胁痛、胆怯易惊、关节疼痛等。”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