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三国贤义 068、玉液还丹道已通(2 / 10)

加入书签

    “斗王,就算半道而止终不悔!”

    贾瑟最不喜欢听废话,没经历试炼过程前,说这种无所畏惧狠话,毫无一点存在意义。

    他理了理自己思路,看着十二经楼,低沉说:

    “诸位,十二正经俗法与道法,区别在对十二正经的理解。”

    “俗法把十二正经互为表里,足分阴阳三经、手分阴阳三经,还以纵向来循行血气。”

    “此法谬误有二,把三焦划进六腑中,不识神壳。”

    “三焦常名是【胶胴】,润五脏五腑、排污去浊气。”

    “不知脏腑五行互阴阳,凡人才会将其归腑,本末倒置地直接循行、运血气于十二正经。”

    “另外心包常名【神壳】,护心藏之谷神,御魂魄。”

    “凡人以为心包,是心脏护包壁。”

    “误以为只与三焦循行。”

    “明以内神壳、外胶胴的道法,在循行血气十二正经时,将过程视作内外横线。”

    “血气始于血脉,交融相生胶胴、神壳,生生不息。”

    “道可道非得常道,名可名非则得到常名。”

    “道法道可和俗法道非,十二正经名可名非,俗法以手足常名正经,道法以内外作常名。”

    “不同常名不同经法,血气的循行法,大不同。”

    “俗法的血气表里循行,道法也因之血气互为循行。”

    左慈念俗法手三阴经常名:

    “【手太阴肺经】,血气循行从肺脏至手部。”

    “主管呼吸,调节气机,运气循行,宣发卫气于体表。”

    “肺脏经不通,常导致咳嗽、气喘、咽喉痛、感冒等。”

    “【手厥阴心包经】,血气循行从心包脏至手李龙馥部。”

    “代心受邪,保护心脏,主管心志情绪、如喜悦等。”

    “心包脏经不通,常导致心悸、心烦、胸闷、失眠等。”

    “【手少阴心经】,血气循行从心脏至手部。”

    “主宰血脉和神志,包括精神、意识、思维。”

    “心脏经不通,常导致心痛、失眠、健忘、心悸等。”

    左慈越念越觉得不太对劲,以手命名三条阴位正经,气起肺脏、心脏及心包。

    从表里关系看,肺脏、大肠互为表里,相对存在。

    心脏与小肠之间、也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而是如贾瑟所说那样,心包、三焦互为表里,那么心包就是内神壳,而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