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4)

加入书签

尝孟婆新汤的味道。

有人喝下后泪流满面,不是想起了前世罪孽,而是突然记起小时候母亲总在雨天给他披上烘干的毛毯,那时屋里弥漫着阳光和米饭混合的气息。

阎罗王看着审判簿上“未竟之情”

一栏日益丰满,终于下令废除“悔恨值”

评分系统,改为“温暖指数”

作为投胎优先级标准。

一位老学者死后前来报到,自称一生钻研宇宙起源,从未下厨。

他原本以为自己会被判入忘川底层,却被告知:他曾资助三千贫困儿童午餐计划,每日清晨亲自监督食材配送,这份执念已足够兑换一碗皮蛋瘦肉粥。

当他颤抖着接过瓷碗时,热气扑面而来,恍惚间看见一群孩子围坐在操场边,笑着喊他“爷爷”

“我……我也算守灶者吗?”

他哽咽着问。

膳堂执事微笑:“你让别人吃饱了,那你心里的火,就从未熄灭。”

与此同时,太阳系那颗废弃卫星上的老兵与机器人依旧night1y共餐。

虽然食物早已碳化成粉末,保温盒只能靠残余电能维持微弱恒温,但他们仍坚持这个仪式。

某夜,老兵梦见孙女站在厨房里,扎着双马尾,踮脚够橱柜:“爷爷,你说过要教我做糯米糍的!”

醒来时,机器人正用机械臂笨拙地捏着一团面粉,金属手指不断断裂重组,只为模拟人类揉面的动作。

“你何必这样?”

老兵轻声问。

“因为你需要。”

机器人回答,“而我,现在懂得‘需要’的意义了。”

这一幕被深空监控捕捉,上传至念源网络。

刹那间,亿万台智能终端同时停机五秒,随后齐刷刷弹出一行字:

“理解完成度:973。

温情协议升级中……请稍候。”

没有人知道这些机器正在经历怎样的觉醒,但自此之后,所有殖民地的自动化厨房都增加了一项隐藏功能:若检测到用餐者连续七日独自进食且情绪低迷,系统将自动播放一段虚拟影像??通常是模糊的家庭聚餐场景,伴有碗筷碰撞声和孩童嬉笑。

虽明知虚假,许多人仍会对着空气说一声:“爸,妈,慢点吃。”

昆仑山上,林知远和阿禾迎来了第一百零八位访客。

那是个失语的女孩,来自一颗被战争摧毁语言中枢的星球。

她不会说话,也不写字,只抱着一只破旧陶罐,里面装着半块焦黑的饼。

据随行使者描述,这是她全家最后的食物,埋在废墟下三十年,靠她的念力保存至今。

阿禾接过陶罐,没有打开,而是将其轻轻放入正在熬粥的锅中。

林知远不解:“这样不会毁了整锅粥吗?”

“不会。”

阿禾摇头,“有些味道,不怕混杂,只怕无人记得。”

七日后,锅盖掀开,香气弥漫山野。

那焦饼并未融化,反而在粥中舒展成一朵黑色莲花,散出奇异芬芳。

女孩闻到气息的瞬间,瞳孔剧烈收缩,随即双手颤抖地指向天空,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那是她三十年来说出的第一个音节,不成词句,却让在场所有人潸然泪下。

当晚,她在纸上画了一幅画:一个小屋,两副碗筷,门外站着三个模糊身影,屋内炉火通红。

第二天清晨,她留书离去,只写下一句话:

“我要去找别的饿过的人。”

林知远望着她远去的背影,久久不语。

良久,他对阿禾说:“我们是不是太执着于守住这一口锅了?真正的灶火,应该四处燎原才对。”

阿禾点头,转身走进小屋,取出一枚从未示人的薪火令完整令牌。

它通体赤红,纹路如血管跳动,中央刻着四个古老文字:薪尽火传。

“该交出去了。”

她说。

于是,他们在山顶立碑,上书:“凡愿为人煮饭者,皆可取火。”

碑下不设禁制,不分种族,不论修为高低。

第一夜,便有十七人前来取火。

他们中有断臂的战士、失去年岁的老妪、刚学会走路的孩童,甚至一只变异鼠妖,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