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安民兴国(2 / 2)
已通过“千里传音”
将警讯瞬间传回邺城。
当羌骑呼啸而至,迎接他们的并非预想中的哭嚎与混乱,而是数道从暗处射出的刺目白光,精准无误地贯穿了先锋骑士的胸膛。
人马皆惊,阵势大乱。
姚襄正惊疑这闻所未闻的攻击方式时,侧翼已是尘头大起,庾翼的援军如神兵天降,攻势凌厉,阵列严整。
姚襄见突袭败露,敌军有备且战力强悍,只得咬牙下令撤军。
此战虽小,却如一石入水,涟漪阵阵。
它向所有人证明,冉魏已有能力庇护其羽翼之下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位子民。
捷报传回,邺城军民欢欣鼓舞。
而更深远的影响,是那些原本犹疑的流民与观望的小股势力,此刻终于下定决心,携家带口,如百川归海般涌向邺城。
这其中,甚至夹杂着不堪部落领压榨、南下来投的胡人庶民。
城楼之上,冉闵凭栏远眺。
望着脚下络绎不绝的人流,与天际那如守护神般的“鵸鵌”
轮廓,他紧握佩剑,对身侧的庾亮、庾翼慨然道:“先生真乃神人也!
昔日我只知仗剑杀敌,今日方知,这民心所向,才是真正的万里长城!”
脚下的邺城,正浴火重生,从一座血色的孤堡,蜕变为照彻乱世的灯塔。
与此同时,襄国伪宫的密室内,烛火摇曳,映照着石祗阴晴不定的脸。
他面前的新鲜情报,详细罗列了他为抗衡冉闵而进行的一系列权势整合:
·任命汝阴王石琨为相国,总领朝政;
·拉拢羌酋姚弋仲为右丞相、亲赵王,其子姚襄为骠骑将军;
·羁縻氐帅苻健为镇南将军、兖州牧……
“陛下明鉴,”
一位心腹幕僚低声道,“姚、苻等人,虽表面臣服,实则各怀鬼胎,只想借我赵室名号扩张己势。
那冉闵如今改弦更张,行此收买人心之策,恐……恐将动摇我等根基啊。”
石祗冷哼一声,指节捏得白:“一群养不熟的狼!
还有那冉闵……哼,且让他们再得意几日。”
而在邺城一处静谧的别院,降将刘显的伤势已在冉魏军医的精心照料下渐愈。
半月前阵前被石琨当作肉盾抛弃的耻辱,与被俘后冉闵恪守“不虐俘虏”
之令、亲自嘱人疗伤的恩情,在他心中激烈交战。
这一夜,他挣扎着下床,走向冉闵处理公务的书房,在门外重重跪下。
“罪将刘显,叩见陛下!”
他声音沙哑,却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石琨无情,陛下有义!
显,愿以此残躯,重返襄国,取石祗级,以报陛下不杀之恩!”
书房内,烛光下的冉闵与庾亮对视一眼。
庾亮微微颔,指尖在案几上轻轻一点。
冉闵豁然起身,推开房门,目光如炬,直视刘显:“汝之心,朕已知之。
若能功成,便是为天下除一巨害!
朕,在邺城静候佳音!”
数日后,刘显单人匹马,悄然消失在通往北方的夜幕之中。
他的身影,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将在襄国掀起怎样的波澜,尚未可知。
hai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