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东吴之变(2 / 3)

加入书签

/p>

然而,船入长江,湿润的江风拂面,看着两岸熟悉的景致,那份不切实际的向往迅被冰冷的现实所取代。

他是孙权,孙仲谋。

他的基业,并非如曹操般自微末而起,挟天子以令诸侯;也非如刘备般颠沛流离,靠仁德名声聚拢人心。

他的江山,是父亲孙坚、兄长孙策一刀一枪打下,但更是靠着顾、陆、朱、张等江东世家大族的鼎力支持才得以稳固。

这些世家,与他孙氏政权盘根错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他们的子弟遍布朝堂郡县,他们的私兵部曲是江东军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田庄坞堡积累了惊人的财富和粮食。

若要行并州之法,要便是拿这些世家开刀,清查田亩,释放荫户,打破他们对地方的控制和知识的垄断……

这无异于自断臂膀,甚至是自掘坟墓!

“推翻他们?呵……”

孙权在心中苦笑,那一点点被并州点燃的火苗,迅熄灭了,“痴人说梦。”

回到建业后,孙权试图将并州的见闻深埋心底,努力维持旧有的秩序。

然而,有人却不愿让他忘记。

最先找来的是周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位与他既是总角之交,又是连襟(周瑜娶小乔,孙权后来纳其妹)的东吴都督,此刻眼中燃烧着与孙权截然不同的火焰。

他屏退左右,直接对孙权慨然陈词:

“主公!

并州之行,恍若开启新天新地!

吴并州所言救世之道,方是正理!

我东吴若固步自封,拘泥于旧制,短期内或可偏安,然长远观之,并州仙法普及,中原、荆益灵气滋生,我江东若无灵气,莫说争雄,迟早沦为鱼肉,任人宰割!

且那域外魔神之危,并非虚言啊!”

周瑜越说越激动:“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主公,江东世家虽势大,然并非铁板一块。

我周瑜愿效仿曹孟德,做主公手中最利的刀!

请主公授权于我,先从军中、从瑜之家族开始整顿,逐步推行新法,未必不能……”

“公瑾!”

孙权打断了他,脸上带着明显的不耐与一丝愠怒,“你今日所言,太过荒唐!

并州是并州,江东是江东!

吴笛非常人,其所为岂是凡人可效仿?曹阿瞒在中原搞得血流成河,那是他曹家根基不稳,不得不行险!

我东吴根基在于世家,自毁长城之事,孤绝不会做!”

“主公!

此非自毁长城,乃是刮骨疗毒,重塑更强之基业!”

周瑜据理力争,“若不行此法,我东吴终将被时代抛弃!

届时……”

“够了!”

孙权猛地一拍案几,霍然起身,脸色阴沉如水,“公瑾,你今日是被那并州的妖术迷了心窍吗?竟一再蛊惑孤行此取死之道!

莫非你周家也想学那吴笛,凌驾于孤之上不成?!”

这话极重,几乎是指着鼻子怀疑周瑜的忠心。

周瑜瞬间脸色煞白,难以置信地看着孙权,眼中满是痛心与失望。

他张了张嘴,还想再说什么。

孙权却背过身去,挥袖斥道:“出去!

孤乏了,此事休要再提!

做好你的都督,整军经武,防范曹刘,才是你的本分!”

周瑜看着孙权决绝的背影,最终将所有话语化为一声长长的、沉重的叹息。

他躬身一礼,脚步略显踉跄地退出了大殿。

此后数月,周瑜又数次或公开或私下进言,甚至联合了鲁肃一同劝说。

鲁肃也认为长远来看,并州之路或许是唯一生路,建议可谨慎试点。

然而,孙权的态度一次比一次冷淡,一次比一次厌恶。

他并非不知周瑜、鲁肃所言或有道理,但他权衡利弊,始终认为风险远大于收益。

他无法想象面对整个江东世家集团的反弹会是何等景象,那可能会让父兄基业顷刻崩塌。

最终,在一次军议后,周瑜再次旧事重提,孙权积压已久的不满彻底爆。

“周瑜!

你还有完没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