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东方文化炸弹(4 / 8)
”
“你自己去看看吧~bye~”
电话挂了,陈诺一时间也没有睡意了。
他依稀觉得刚才好像做了个梦,特别美来着,但也想不起来了。
没办法,他就干脆听小李子的,打开美股软件,看了看。
结果看了这一眼,哦豁,他算是彻彻底底的睡不着了。
……
……
没错,就当陈诺在《演员的诞生》里不务正业的时候,在大洋彼岸,奈飞的股价可以说是一波未平,一起又起。
135美元,这是佟莉娅在十天之前看到摩根斯丹利为它定出的目标价。
但是,仅仅在十天之后,似乎这个价格就已经显得被低估了。
119.83美元。
这是陈诺在9月29日当天看到的收盘价。
比起今年3月份,56.3美元的最低价,半年时间,上涨了一倍多,比他那61.3的进货价,也上涨了接近了100%。
甚至当天12.3%的涨势,更让它的上涨空间,暂时看不到尽头。
理由呢?
就在陈诺为他近4000万美元的账面收益沾沾自喜,盘算着如何把这笔从天上掉下来,可以说是白捡的美元花出去的时候,华尔街各大投行的分析师们也在疯狂加班。
关于奈飞股票的分析报告,在这段时间简直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
在所有分析中,几乎没有例外地提到一个核心关键词——《老鹰捉小鸡》。
这部中国电视剧自9月15日上线后,在短短两周内的表现,被普遍认为是奈飞股价暴涨的第一驱动力。它在美国电视圈里创造的记录、打破的预期,已经数不胜数。
在它上线之前,所有人其实都看在它主创人员,是那位从未失过手的“完美陈”,而尽量高估了它。
但是,当它真正上线后,两周之后的今天,热度不仅没有消退,反而在第一批尝鲜者的口碑发酵下,进入了一种全民普及式的爆发期,几乎每一个网民都在谈论着它,谈论着奈飞的全新模式。
在北美,Netflix的核心用户在IMDB、Reddit、Twitter上热烈讨论,YouTube上的二创视频也开始井喷。ScreenJunkies、Collider、WhatCulture这些专门做影视解析的头部频道,纷纷推出长达二三十分钟的深度分析视频,进一步把热度推上新高。
与此同时,线下的传统媒体也迅速跟进。
在最初的剧情点评、演员演技解析之后,更多关于行业趋势的深度分析文章开始密集出现。焦点之一是奈飞这次采用的“一次性上线整季”的播放策略。
毕竟,这彻底颠覆了当时美国电视圈依赖周播、靠时间积累收视的旧有模式。
&nb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