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黄粱武道(1 / 4)
“嗤嗤。”
一道道梅树根须,瞬间刺入阚昆的身体内部,而后猛地向内一吸,阚昆的身体就瞬间干瘪,血肉精华、神魂念头,在一瞬间被吞噬。
阚昆连反抗的意愿都没有,便立刻身死。
游鸣的目光中微...
雪后初霁,湖面如琉璃般平展,倒映着灰蓝的天光。晨风拂过碑林,带起几片残雪,落在那七字碑前??“听、容、默、应、承、续、归”。字迹已不再只是刻于石上,而是自内而外透出微光,仿佛每一笔都浸润了千年的倾听之力。
金鲤依旧在湖中游动,不疾不徐,尾鳍轻摆间,水波竟不起涟漪,只有一圈圈无形的波动悄然扩散,渗入地脉,通达四方。
小屋门前,一盏油灯未熄,照微的遗体已被弟子们依礼安放在灵堂之中,身披素白道袍,双手交叠于胸前,掌心卧着那只母亲留下的铃铛。她的面容安详,唇角微扬,似仍含着那一句未曾说尽的话。
门外,已有无数人自发前来。有曾被她接见过的孤老妇人,拄拐步行百里;有当年在心印试炼中泪流满面的少年,如今已是边关守将;还有那位盲女向导,牵着一根白杖,身后跟着一群西域商旅。他们不喧哗,不叩拜,只是静静地站在碑林外,或坐或立,仿佛等待什么,又仿佛只是来陪她说说话。
一名年轻弟子低声问长老:“师祖既已仙逝,归心阵是否也会沉寂?”
长老凝视湖心,摇头:“阵法从不在形骸,而在人心。只要还有人愿意听,它就不会断。”
话音未落,忽见湖面中央泛起一圈金纹,金鲤缓缓浮出水面,口吐一道晶莹丝线,直贯天际。那丝线并非实体,而是由无数细碎光影编织而成,每一点光,皆是一段声音的残影??有人哭诉,有人低语,有人忏悔,有人道谢。它们如星尘般升腾,汇入夜空,与月华交融,最终化作一片流动的银河。
与此同时,七件遗物逐一离地而起,悬浮于碑顶上方,排列成北斗之形。心印石居中,血晶闪烁,青玉牌上的符文逐一亮起,如同唤醒某种古老契约。
“这是……归心启天?”长老颤声低语,“传说唯有当倾听之道圆满无缺,天地共鸣之时,才会显现此象!”
刹那间,万籁俱寂。
连风都停了。
然后,一声铃响。
清越、悠远,不似人间所有。
那铃声自照微掌中铃铛发出,却非她所摇。铃舌轻震,三声之后,整座镇山开始共鸣。碑林中的石碑一一发光,铭文浮现过往来访者的名字??有的早已作古,有的尚在红尘挣扎,但此刻,他们的名字都被轻轻念出,由一种无形之声低语着,一字一句,清晰可闻。
“李氏,三十七岁,亡夫战死边关,独抚幼子十年。”
“赵青山,四十五岁,误杀同门,隐姓埋名二十年。”
“阿禾,十一岁,被人贩拐卖,逃回时家门已锁。”
“陈照微,八十九岁,一生静坐碑前,只为听见众生心声。”
最后一句落下时,金鲤猛然跃起,身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