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量化交易策略(2 / 2)

加入书签

举个例子,统计阶段涨幅对于收益率的影响。”

田园告诉格林,即便是简单的阶段涨幅指标,一样可以加入到量化交易体系。

“比如找到近一年涨幅大于100的个股,与涨幅小于100的个股进行收益的对比。

当然,时间周期也可以是二年、三年或者五年,涨幅可以是一倍、两倍,也可以是五倍。”

“嗯。

理解了。”

“不只是涨幅,也可以统计成交金额,日均振幅。”

格林点头。

田园继续说:“还有一种量化交易测试,是被应用的最广泛的,那就是技术指标的量化测试。

也就是对比技术指标满足某个条件的个股,后面一段时间的涨幅。”

“理解。

能举几个例子吗?”

“仍然分成两种,一种是试图提高抄底成功率的低位指标,比如月线乖离率达到3年最低值;另一种是试图逃顶的高位指标,比如月线kdj指标的j值大于。”

“懂了。

那能再说具体点吗?到底怎么测。”

田园想了想,“量化测试肯定要设置好各种条件的,比如测试的时段,一般可以测试月收益率、季度收益率或者年度收益率。

时段最好是与财报披露的截止日一一对应,这样也好进行对比。”

他告诉格林,之所以要以财报周期设置测试时段,就是这样测试,能够将基本面条件与技术面条件进行对比,而且也更方便执行。

比如每个季度换一次股,每半年换一次股或者每年换一次股。

“这样吧,我再分享一套常用的实战量化方法。”

“太好了!”

格林立刻拿出纸和笔,显然已经跃跃欲试。

田园笑,“这种方法是横向的对比个股,每个条件对比一次,逐渐缩小个股的范围,再买入符合条件的几只股票。”

具体方法是:

一、建立一个股票池,比如200只股票。

二、找到“一”

中估值指标较低的100只。

三、找到“二”

中阶段涨幅较小的50只。

四、找到“三”

中成交金额较高的25只。

五、在25只股票里,找到技术指标状态好的5只买入。

“在实盘交易中,我们通常需要同时应用多个条件,才能设计出有确定收益的策略。”

hai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