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财报指标量化测试(2 / 2)
个行业的公司才行。
“不同的行业利润率相差太多了,如果觉得工作量太大,直接用数值法也行。”
学员们点头。
“财务风险指标的测试,比之前两种指标的条件要多。
因为流动比率、动比率和净资产收益率。
既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它们有一个最合适的区间。”
学员们困惑,纷纷问田园哪个区间最好。
田园回答:“流动比例应该大于1,但不是越高越好。
测试时可以05为步长,用数值法测试。”
众人点头。
“动比例在10时最合适,测试时可以分为小于05、介于05和1、介于1和15、介于15和3、大于3,一共五种。
还是那句话,测过就知道了。”
学员们点头。
有人问:“那资产负债率多少合适啊?”
“一般认为40至60的负债率最合适,分组时可以20为步长。”
随后,田园又介绍了几种财务风险指标,包括应收账款的比例、预付账款的比例、存货的比例、商誉的比例。
这几种指标太高,意味着公司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
“还有一种分组方式,就是把股票按照存在风险因素,和不存在风险因素进行分组。
我提到过的这类暗示风险的指标,只要有一个满足的,就应该加入到有风险的那一组里进行测试。”
在课程结束前,田园又给了大家一点建议。
1、很多的财报指标是同步增减的,如毛利率和净利率,在进行多条件组合测试时,只采用其中一个指标,效果几乎是一样的;
2、有些指标适合用数值法测试,有些指标适合用对比法,有些指标更适合分行业进行测试;
3、从策略的执行的角度出,对比法更为合适。
因为对比法一定能够找到满足条件的个股,而数值法有时能满足条件的个股太少,有可能影响策略的执行。
而且对比法对历史行情的统计可信度也更高。
“在财务报表中,投资者可以从多个角度出,设计出很多种财务指标的量化交易系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