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12天销量700万!(3 / 6)

加入书签

理员兼具历史智慧和战略定力,轻易不会被带歪,只犯小错不败大局,否则若干年后又是一个印度般的炼狱。

    中国的舆论战场纷乱了好几十年,偶尔爆出来一个学阀都有人高呼“破国药完”,只能说明狗粮吃多了就吃不下人饭,好在那时候的网友早已开智明理,不那么容易煽动了。

    现在的群众,真的听不进道理,非得用粉丝对抗不可。

    方星河心里暗哂,完全没有跟他们解释的想法。

    一群不到事物本质的记者,只想搞个大新闻,讲深了有什么意义?对牛弹琴而已。

    他只是笑笑:“停,我的态度是严刑峻法死保高考,放权仅限于特招,是小范围的,细节上的,影响极小的范畴。

    而且我什么时候不稳重了?我的外号就是方稳重,做事深思熟虑……”

    “啊?”

    “哈哈哈哈哈哈!”

    这帮子记者们愣了一下,随后满堂哄笑,前仰后合。

    以水军头子掌控局面的能力,马上就从纠缠中脱了身。

    他摆摆手:“行了,你们也有东西交差了,不相干的话题到此为止,今天可是我新书发售的日子……”

    一众记者偃旗息鼓,开始采访新书相关。

    “方星河,你对新书的销量预计大概是多少?”

    “有人喜欢就好,卖多卖少没那么重要,我又不缺钱花。”

    如果是别人说这种话,记者肯定腹诽他装逼虚伪,但是从方星河嘴里说出来,没有人不服。

    “那就祝你破掉上本书的记录……对了,《少年的我们》会发行英文版吗?”

    “不会。”

    “为什么?我看新书并不涉及任何黑暗面。”

    方星河耐心解释道:“我们的青春和欧美人的青春不是同一个概念,文化隔阂导致了彼此之间难以理解,所以在亚洲之外发行没有多大意义。”

    记者感到极大的不理解:“可是,哪怕只能卖出去几十万册,这也是好事吧?对于西方世界了解我们的文化很有益处……”

    这话乍一听一定很有道理,其实非常想当然。

    在欧美推广书籍,如果没有名气加成,那么条件非常苛刻。

    压价都在其次,个别出版商简直是拿方星河当傻子耍。

    有些人抱着捡漏的心态,打算把出版权拿下,回国之后也不必卖力宣传,靠着自然流量能卖多少算多少。

    另外一些人更恶心,承诺给了一大堆,但是合同上的推广资源全是陷阱,纯粹是欺负方星河没有能力监督。

    极个别带着诚意来的,又要求方星河配合他们的宣传方案,比如出席活动、上节目、制造争议,等等等等。

    总之,不管答应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