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赈灾点的冲突!李逸的说服!(1 / 4)
楚王殿下,三万石粮食已经送到,草民这就告辞了!”
郑元和看见所有粮食已经交接给了李逸,便向李逸提出了告辞。
对此,李逸也没有挽留,因为他还有很多赈灾的事要做,没空管此人。
只是在郑元和临走的时候,李逸又顺嘴给此人或者说荥阳郑氏画了一个饼。
也就是又强调了一次,等到灾情平息之后,会向朝廷给荥阳郑氏请功。
在郑元和走后,李逸又在王刚的陪同下,视察了城中的其余赈灾点。
然后,李逸等人来到了郡城官衙。
“王刚,给本王详细介绍一下河南郡的总体灾情情况。”
李逸坐下之后,沉声对王刚说道。
闻言,王刚脸色凝重地开口汇报道:
“回禀殿下,河南郡的受灾情况,极为严重!”
“八县中,有六县被洪水淹没了大半农田,其中陈留、浚仪两县灾情最重。”
“陈留县粮仓在洪水中被冲毁,存粮全被泡烂,全县四万灾民目前全靠周边县调拨的粮食度日,可周边县自身也缺粮,每天只能给灾民分发半升粟米,根本不够吃。”
“浚仪县更严重,不仅粮食短缺,还有不少灾民染上了风寒,医官和草药都不够用,已经有人因为得不到救治去世了。”
闻言,李逸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眉头越拧越紧:
“那另外四县呢?情况好一些吗?”
“也好不到哪里去。”
王刚叹了口气,接着禀报道:
“尉氏、封丘两县,虽然粮仓没被冲毁,但存粮也只够维持五天;”
“雍丘县、襄邑县稍强,原本能维持十天,可这两县接收了从陈留县、浚仪县逃过去的灾民,人数一下多了两万多,粮食消耗得更快,只怕十天也很难坚持了。”
听到这里,李逸问道:
“加上本王此次带来的粮食,以及荥阳郑氏捐赠的三万石粮食,能不能支撑到朝廷的第二批赈灾粮到来?”
王刚摇头回道:
“很难。”
“殿下,河南道遭遇灾害的地方,不止河南郡,所以想来这些赈灾粮不会全部用于河南郡。”
“就算退一步说,这些粮食能全部用在河南郡,也不够。”
“臣算了一下,就算省着用,这些粮食也只够河南郡的灾民们维持半个月。”
“半个月”
李逸看向王刚,眼中满是震惊:
“怎么会这么紧张?按本王的估算,加上这批粮食,应该至少能撑二十五天才对。”
听到李逸的疑问,王刚解释道:
“殿下,因为还有许多流民在不断涌入河南郡,每天都有新增的灾民需要赈济。”
“就像前日,陈留县又接收了一千多名从徐州逃来的灾民。”
“这些灾民一路上没吃没喝,一来就需要大量粮食,这会出现了很多额外的消耗。”
听到王刚的回答,李逸沉默了。
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中沉重无比。
半个月的时间太紧张了,朝廷的第二批赈灾粮,不可能送到。
所以,得想办法再募集一批粮食才行。
沉吟片刻,李逸开口道:
“王刚,能不能从郡城的粮商手里购买粮食?”
“还有那些本地的大户人家,是否能劝说他们捐粮?”
王刚听到这番话,脸上露出为难之色,苦声回道:
“殿下,您提的这两条路,臣之前也尝试过,可情况比咱们预想的要难。”
“先说粮商,郡城原本有四家大粮商,洪水之后,有一家的粮仓被冲毁,剩下的三家手里倒是有粮,可他们早就把粮价抬上去了。”
“之前臣派人去问过,他们现在已经把粮价涨了六倍!”
“这么贵的价格,大批量购买,朝廷多出许多钱,臣不敢擅自做主。”
“涨了六倍?”
李逸眉头一挑,眼中闪过一丝怒火。
“一群趁火打劫的奸商!”
“殿下所言极是!这些人确实是奸商!”
王刚叹了口气,接着说道:
“臣也派人跟他们交涉过,说按平时两倍的价钱买,可他们说什么也不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