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灾情严峻的河南郡!李逸的应对!(1 / 3)

加入书签

官道上李逸带着朝廷赈灾队伍离开玉城县之后,一路朝着河南郡方向而去。

队伍离开玉城县的范围,走了大约半个时辰之后,路边出现了不少灾民。

他们穿着破烂的衣衫,手里提着空空的布袋,步履蹒跚地朝着玉城县方向挪动。

这些灾民看到赈灾队伍,先是警惕地往后缩,随即又围了上来,扑通跪倒在地:

“大人!求求您给点吃的吧!孩子快饿死了!”

李逸勒住马,看着瘦得只剩皮包骨子的孩子,心中顿时生出怜悯之意。

他示意士兵拿出随身携带的干粮和水,分发给灾民。

“你们这是要去哪里?”李逸问道。

一个流民抬起头,脸上满是污垢,声音沙哑地回道:

“回大人,俺们是附近村落的,村子被洪水冲了,只能去玉城县找赈灾点。”

“听说楚王殿下在玉城斩了贪官,还分粮食,俺们就想去碰碰运气,讨一个活路。”

闻言,李逸略一思索,沉声回道:

“玉城县的赈灾点已经安置了不少灾民,你们跟着队伍走,到了前面的驿站,我让人给你们安排粮食,再送你们去玉城县。”

流民们闻言,连连磕头: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听到李逸的话,程处默在一旁低声道:

“殿下,咱们还要赶去河南郡,带着流民怕是会耽误行程。”

李逸叹了口气:

“都是百姓,总不能看着他们饿死在路上。让士兵们放慢点速度,先把他们送到前面的驿站,再派两个人护送他们去玉城,不会耽误太久。”

闻言,苏定方点头:“殿下说得是,赈灾本就是救急,能多救一个是一个。”

接下来,队伍放慢了速度,带着流民朝着驿站前行。

途中,李逸看到不少被洪水冲毁的村落,断壁残垣浸泡在浑浊的水中。

偶尔能看到几只流浪狗在废墟中搜寻食物,景象惨不忍睹。

见到这样的景象,李逸的脸色愈发沉重。

河南郡是重灾区,不知还有多少百姓在受苦。

……

与此同时。

荥阳。

郑氏祖宅的粮庄里,郑元和正指挥着庄丁清点陈粮。

粮庄的晒场上,一袋袋粟米堆得像小山,庄丁们拿着账本,逐一核对数量。

“都仔细点!每一袋都要过秤,别少了斤两,也别把坏粮混进去!”

郑元和喊道。

一个庄头跑过来,擦了擦汗:

“二老爷,陈粮都清点完了,一共三万二千石,多出来的两千石,是留着备用吗?”

郑元和摇头回道:

“都装上车!楚王要三万石,咱们多带两千石,免得路上有损耗,到了河南郡不够数,反而落人话柄。”

庄丁们立刻忙碌起来,将粮食一袋袋搬上马车。

另一边,郑德昌正挑选私兵,他站在演武场上,看着眼前的二百名壮汉,沉声道:

“此次护送粮车去河南郡,路途艰险,流民多,说不定还有盗匪。”

“你们的任务,一是保护粮车安全,二是要守规矩,不许私吞粮食。”

“谁要是坏了规矩,别怪我不客气!”

“遵命!”

私兵们齐声应道。

郑德昌满意地点点头,让人分发兵器和干粮:

“明日一早出发,路上加快速度,务必在十日之内赶到河南郡,把粮食交给楚王的人。”

次日清晨。

二十辆粮车从荥阳郑氏的粮庄出发。

每辆车上都插着“荥阳郑氏赈灾粮”的旗帜,二百名私兵骑马护卫在两侧,浩浩荡荡朝着河南郡方向前进。

郑元和坐在第一辆马车上,看着窗外不断掠过的农田,心中有些复杂。

希望这三万石粮食能顺利送到,别出什么岔子。

而他更希望送到之后,楚王能与他们荥阳郑氏消除旧怨。

他可是听说了,这位楚王殿下杀伐果断,在玉城县杀了不少官员,可不是好对付的人物。

……

数日之后。

李逸带着赈灾队伍抵达了河南郡郡城。

刚到郡城门口,就看到郡守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