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李丽质公主身份暴露!(3 / 4)
规矩赏赐”。
既解决了“赏无可赏”的难题,又巩固了功臣与王朝的关系,这便是古代朝堂“大功劳配联姻”的底层逻辑。
次日辰时过半,栲栳村的宁静被一阵整齐的马蹄声打破。
与上次传旨不同,此次来的并非寻常传旨官,而是礼部侍郎亲领的队伍,规格远胜往昔。
队伍行至村口便放缓脚步,最前是两名持“肃静”木牌的侍卫,甲胄锃亮,步履沉稳。
紧随其后的是礼部侍郎,身着三品绯色官袍,腰系玉带,手持一卷明黄色织金绫缎圣旨,比上次的普通圣旨更显厚重。
身后跟着四名内侍与十余名护卫,内侍手中各捧黑漆托盘,分别盛着婚约文契与皇室赐下的定礼,无半分冗杂装饰,只凭规制彰显庄重。
村民们早已按村正指引,在晒谷场两侧肃立,无人喧哗。
礼部侍郎行至晒谷场中央,内侍迅速设下一张铺着暗纹黄绸的案几,将圣旨与婚约文契一一摆放整齐。
侍郎转身面向萧然与李丽质,先是抬手示意众人起身,随即展开圣旨,以沉稳洪亮的声音宣读:
门下:
农稷县伯萧然,器识明达,躬耕于栲栳,怀济世之心。
昔者培育新粮,红薯、土豆、玉米,亩产逾千斤,解万民饥馑之困,固大唐民生之基。
又直言近亲婚配之弊,破旧俗之囿,护长乐公主安康,其功在社稷,其德孚众望。
长乐公主丽质,朕之嫡长女也,性淑温良,躬亲农务,与萧然共历育苗、耕获之劳,心意相契。
萧然既以新粮为聘,申爱慕之诚,且念公主年岁尚幼,力主待其身长稳而后成婚,足见其重公主之身、护公主之誉,情意笃真,殊为难得。
朕惟王者治世,当奖有功之臣,亦当全子女之愿。
今萧然功在邦本,德配公主;公主心悦萧然,志固金石。
特诏:赐萧然与长乐公主李丽质订立婚约,待公主年届十八,礼备之日,即行婚典。
其间,萧然可续研农术,护持试验田。
皇室当护公主清誉,保萧然安稳,不许外臣妄议,不许闲言扰之。
其萧然所授农稷县伯之爵,仍享永业田十顷、皇家试验田百亩之赐,所遣禁军护卫、农官协助诸事,一如前诏。
朕亦当遣官至栲栳村,立婚约之契,布告四方,使天下知朕赏功恤民、全人伦之旨。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
圣旨公布的时候,很多人为萧然高兴。
萧然来栲栳村一年了,帮了村里很多忙,带村子富裕起来。
但是很快,栲栳村的人有点懵。
不知道几个公主的身份,不知道李丽质小公主几人是皇室千斤。
也就李泰李恪程处默这些少数人知道。
跟着萧然接旨的是李丽质。
这一下,张锦禾,张二丫,还有老村正张明德,里正王慎,和栲栳村的人反应过来了。
这个漂亮,知书达理的五娘,居然是当朝嫡长公主李丽质。
李丽质是公主,喊李丽质阿姐的豫章公主,小公主和城阳小公主的身份一下子就暴露了。
还有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那就是皇帝皇后。
王慎的手还僵在身侧,此刻像被钉在了原地。
他盯着李丽质素色襦裙上那支不起眼的木簪,脑子里轰然炸开。
先前农忙时,他甚至劝她“姑娘家别累着,歇会儿再干”。
这哪是“普通人家的姑娘”?
这是当朝嫡长公主!
冷汗顺着他的鬓角往下滑,连呼吸都放轻了。
先前那些“没规矩”的相处,竟全是公主没摆架子,要是换了旁人,早该治他个“失敬之罪”了。
张锦禾攥着张二丫的手腕,指节都泛了白。
她比旁人多些心思,早觉得“五娘”不一般。
她认得字,能看懂萧小郎君画的农具图纸。
她说话轻声细语,却总能在村民争执时说句公道话,让人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