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大唐包饺子!(3 / 4)

加入书签

p>

萧然拿了些面粉出来,准备擀面皮,等一下包饺子。

至于肉馅,萧然选了鹿肉的。

这个比较细腻,熊肉三个小丫头不能吃太多。

有调味品这些,萧然调出来的肉馅味道不差。

萧然把东西放在客厅的案桌上。

几人都是懵逼的。

包括李丽质豫章公主张锦禾张二丫。

“小郎君,这是作甚?”李丽质看到了一团面粉,还有一盆肉,看着还是生的。

“我们包饺子吧!”萧然说道:“这个很简单。”

萧然给几人示范了一下,旁边的孙思邈还有三个小丫头也好奇的凑过来。

看到萧然擀面皮,包出来一个饺子。

孙思邈李丽质和豫章公主三人异口同声说道:“牢丸!”

“啊?”萧然没听说过,“大唐是这样叫的吗?”

孙思邈捋了捋胡须,“牢丸的起源可追溯至东汉时期,相传为医圣张仲景所创。”

“当时正值寒冬,张仲景看到百姓耳朵冻伤,便用羊肉、辣椒等驱寒食材包入面皮,捏成耳朵形状,煮熟后分给百姓食用,称之为“娇耳”,兼具食疗与保暖功效。”

“这便是牢丸的雏形,最初是作为药用食物存在的。”

萧然反应过来了,原来大唐时期是这样叫的。

萧然觉得牢丸不好听,就说道:“我这个不一样,也是类似的东西。”

“小郎君,这和牢丸有什么区别?”豫章公主问道。

“更好吃吧!”萧然很自信,自己的肉馅觉得碾压这个时代的牢丸。

萧然这样说,几个人是信的。

萧然的厨艺,就是大唐无人能及。

李丽质和豫章公主聪明伶俐,学东西快。

虽然没有干过这种活,但是不影响她们看一下就会了。

程铁环也没有闲着,负责擀面皮。

李五想帮忙,发现不能凑热闹了。

因为三个小丫头也想参与。

小公主学的很认真,相比起其他的,小公主放的肉更多。

“兕子,太多了!等一下漏了!”李丽质提醒这个年幼的妹妹。

“又又好七鸭~”小公主表示:“多放又又给小囊君七~”

听到小公主这样说,萧然也笑起来。

其他人都差不多。

城阳小公主和三年也学的有模有样的,就是小公主的比别人的大。

面皮都是差不多的,主要是小公主包的肉多。

萧然看到不需要自己,张锦禾和张二丫也很快。

索性就去把火盆端来,煤炭多多少少还是有异味,萧然就有木炭烧。

直接在客厅放锅在上面煮饺子。

开始煮的时候,萧然还准备了醋,等一下可以蘸。

很快萧然把饺子捞出来,放在大盘子里面,“这些煮好了,可以吃了。”

“窝要七~”小公主最积极。

“好,我们兕子先来尝尝。”

萧然夹起一个圆滚滚的饺子,放在醋碟里轻轻一滚,边缘裹上一层透亮的酸香。

低头对着饺子吹了又吹,指尖试了试温度,才小心翼翼地递到小公主嘴边:“兕子慢点,别烫着。”

小公主仰着小脸,凑过来轻轻吹了吹,小口咬下,鹿肉馅的鲜滑混着醋的微酸瞬间在舌尖炸开。

水汪汪的大眼睛倏地瞪圆,小腮帮鼓鼓地嚼着,含糊不清地喊:“哇~又又好七~”

看到小公主这个反应,李丽质几人就知道不会差。

“五娘,锦娘你们也快尝尝,现在热好吃。”萧然喂城阳小公主和三娘。

反应和小公主差不多。

豫章公主咬了一口,也是一脸的享受,“真的好香,这个鹿肉没想到做起来如此特别。”

都吃过牢丸,发现牢丸远不及萧然做的饺子。

都觉得这是两个物品。

孙思邈夹起一个饺子,先凑近闻了闻,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缓缓送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