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凯旋宴罢演武场 小将争锋展锋芒(1 / 3)
长安的朱雀大街上,凯旋的鼓声震得檐角铜铃叮当响,那声音裹着落日熔金般的余晖,一路从明德门滚到承天门下。侯君集率领的西征大军踏碎暮色入城,甲胄上的征尘还沾着高昌的砂砾,染血的“大唐”帅旗在风里舒展,每一道褶皱都藏着千里征战的风霜。沿街百姓早已跪满长街,青石板上的头颅如浪涛起伏,欢呼声浪撞在朱红宫墙上,竟似要掀翻城门楼的飞檐斗拱。
承天门上,贞观天子李世民一身玄色龙袍,腰间玉带束着天下权柄,长孙皇后立在他身侧,凤冠霞帔衬得眉眼温婉。他望着那面猎猎作响的帅旗,声音透过金阶下的传声鼓,传遍整条朱雀大街:“陈国公平定高昌,打通丝路商道,拓土千里,功在社稷!赏黄金千两,锦缎百匹,食邑增千户,其子承袭爵位!”
侯君集翻身下马时,铁甲与青石板碰撞出厚重的声响,震得周围跪迎的将士齐齐抬头。他单膝跪地,左手按在胸前甲胄上,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臣侯君集,幸不辱命,为陛下、为大唐带回这万里疆土!”夕阳落在他鬓角的霜发上,竟让那抹征战的疲惫,也染了几分荣光。
庆功宴设在太极殿,殿内烛火如星,照亮了满殿的金玉器皿。李世民坐在龙椅上,频频举杯,琥珀色的酒液在夜光杯中晃出细碎的光。武将们敞开衣襟,豪言壮语混着酒气蒸腾——有的说在高昌城下斩了多少敌将,有的说追击叛军时追出了百里,乐师的琵琶声与箜篌声缠绕着这些话语,直闹到月上中天,殿外的宫漏都敲了三更。
宴席散时,宫人们提着宫灯送百官出宫,长安城里的灯笼连成了星河,唯有苏定方的府邸反倒是热闹起来。府里的演武场占了半座宅院,此刻数十支火把插在四周,将夜空照得如同白昼,青石地面被白日里操练的马蹄踏得发烫,连空气里都飘着汗味与铁器的冷香。一群半大的小将围着场中,喝彩声此起彼伏,其中最惹眼的,便是苏定方的儿女与几个老弟兄的子嗣。
“大师兄,别光看着啊,该你露一手了!”罗明握着手中的长枪,枪缨上的红绸在风里跳得像团火焰。他是罗士信的幼子,字永昭,刚满十六岁,性子比当年的罗士信还要跳脱,一杆长枪使得有模有样,已得了苏定方三成真传。说话时,他还故意抖了个枪花,枪尖划破空气,带起一阵轻响。
裴行俭站在人群外,闻言含笑点头。他是裴仁基的次子,字守约,身着一身素色劲装,腰间悬着柄乌木剑鞘的佩剑,虽只二十出头,眉宇间却透着远超同龄人的沉稳。“守约哥可得拿出真本事,别让我们看轻了!”廊下传来清脆的女声,苏锦棠抱着手臂站在那里,才十二岁的姑娘,眉眼像极了母亲高惠英,眼角眉梢带着几分不输男儿的巾帼气,手里还把玩着一柄小巧的短刀。
裴行俭没多话,只是解下腰间的箭囊,指尖捻出三支雕翎箭。远处的靶心在火光中若隐若现,箭靶上已插了不少箭矢,大多偏了红心。他左手持弓,右手拉弦,臂膀上的肌肉绷紧,将那张桑木弓拉得如满月般。“嗖嗖嗖”三声脆响几乎连成一线,三支箭先后射出,箭尾的羽毛在空中划过三道残影,最后齐齐钉在靶心,箭羽还在微微颤动。
“好!”周围的小将们齐声叫好,罗明更是拍着巴掌跳起来,“守约哥这箭法,怕是能赶上当年的薛仁贵了!”
“这算什么!”人群里突然传来一声洪亮的笑,秦山从后面挤出来,拍着胸脯站到裴行俭面前。他是秦琼的次子,字怀玉,也是少国公里年纪第二大的,刚满二十,手中一对金装锏泛着冷光,此刻舞得虎虎生风,锏身碰撞出“当当”的声响:“箭法再厉害,也得近身才算真本事!有种来比锏法!”
“比就比!”苏庆武当即应声,从兵器架上抄起一对八棱锤。他是苏定方的次子,刚满十五,个子已快赶上成年人,手臂上满是结实的肌肉,那对八棱锤足有三十斤重,他抡起来却像风车般旋转,锤风扫得周围的人连连后退。两人站定在演武场中央,秦山的金装锏直劈而下,苏庆武的八棱锤横挡上去,“当”的一声巨响,火星四溅,震得周围的人都捂了捂耳朵。
高惠英站在廊下,看着场中的两个少年,嘴角噙着笑。她今日换了身常服,青色的襦裙衬得她气色极好,只是眼角的细纹藏着岁月的痕迹。想当年她随苏定方灭东突厥时,这些孩子还在襁褓里,苏庆武那时才刚会走路,如今竟已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