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盛世谋远忧 稚子怀壮志(2 / 3)

加入书签

,将来呢?一旦涉及储位之争,亲情便如薄纸,一捅即破。”

长孙皇后轻叹:“但愿他们懂得谦让之道,兄友弟恭,共扶社稷。”

“难啊。”李世民摇头,“帝王之家,最缺的就是‘平凡’二字。连朕,也曾被逼至生死边缘……”他没有再说下去,只是握紧了皇后的手。

与此同时,李治已回到自己的寝殿。殿内陈设简朴,唯有书架高耸,堆满经史子集。他屏退左右,从暗格中取出一幅亲手绘制的《大唐疆域详图》,铺展于案。

图上山川河流标注精细,州郡名称一一列明,而在数个特定地点——并州文水、洛阳南市、荆州江陵——已被他用朱砂圈出,旁附小字批注:

> “武氏一族根基所在,文水为其祖地,族中有女名珝,年约十二,聪慧机敏,善察人意……将来或入掖庭。”

> “洛阳为东西中枢,彼曾借此结交宦官宫婢,布耳目于禁中。”

> “荆州水陆交汇,其母杨氏出自弘农杨氏,旧族人脉不可小觑。”

他的手指缓缓划过地图,眼神深邃如渊。前世记忆犹在眼前:那个名为武珝的女人,如何从感业寺尼姑一步步登上凤位,如何借“废王立武”之机铲除异己,如何毒杀亲子、逼死太子、屠戮宗室,最终篡唐建周,改元称帝。

那一幕幕血雨腥风,至今仍让他心悸不已。

“这一世,我不会再做任人摆布的傀儡皇帝。”李治低声自语,声音虽轻,却如寒刃出鞘,“你尚未崭露头角,我已有先机。只要我步步为营,提前剪除羽翼,封锁晋升之路,纵你是天命之人,也休想踏入权力核心半步!”

窗外春风拂动竹帘,送来一阵花香。远处宫墙外,百姓正在筹备上元灯会,街巷间已有孩童嬉闹唱谣:“贞观盛,万邦朝,长安月下万人瞧……”

举世皆醉于太平,无人知晓,在这座金碧辉煌的皇宫深处,一个十岁的少年,正以超越年龄的冷静与决绝,悄然编织一张无形之网,只为扭转一段注定悲怆的命运。

他不再只是那个天真懵懂的晋王。

他是重生归来、誓要守护李唐血脉的帝王之魂。

夜色渐临,烛火摇曳。李治提笔蘸墨,在一页空白竹简上写下四个大字:

**“防微杜渐”**

然后,他轻轻吹干墨迹,将其藏入枕下。明日,他将请求父皇允许他旁听政事会议;再往后,他要争取前往东宫伴读,近距离观察兄长们的言行举止;更远的目标,则是掌握一支忠于自己的年轻文官队伍……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轻微叩响。

“殿下,是奴才小全子。”一道熟悉的声音响起,“奴才给您送来了新焙的蒙顶黄芽,还有一封从东宫转来的密笺。”

李治眉头微动。东宫?承乾哥哥为何突然传信?

他收起地图,整了整衣冠,淡淡道:“进来。”

小全子低头趋步而入,双手奉上茶盏与信函。那信封用的是特制的紫藤纹笺,火漆印完好,却是用左手指纹按下的暗记——这是他们兄弟幼时约定的紧急联络方式。

李治接过信笺,指尖微颤。他知道,这或许是他布局的第一步契机。

拆开封口,展开细读,只见上面只有寥寥数语:

> “近日有人私访魏王府,携厚礼者三,皆来自并州。兄心疑之,特告贤弟。慎言,勿泄。”

李治瞳孔骤缩。

并州……又是并州!

武家势力尚未发迹,竟已有动作?而且直接渗透到了魏王身边?

他闭目深吸一口气,脑海中迅速推演局势:李泰素有野心,若被人利用,极可能成为未来政变的棋子;而幕后之人若真是武珝家族,那这场博弈早已悄然拉开帷幕。

“小全子。”他忽然开口,声音平静如古井。

“奴才在。”

“去查这几日进出魏王府的所有车辆名录,尤其是标记‘并州商号’者。另外,派人盯住文水驻京驿馆,若有女子入住,无论身份如何,立即回报。”

“是!”小全子躬身欲退。

“等等。”李治又补充一句,“此事不得惊动任何人,包括我的老师褚遂良。明白吗?”

“奴才明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