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盛世添丁聚故旧 将门双璧启新篇(2 / 3)
堂袍泽,又望向内室方向,声音微颤,“九弟如今儿女双全,家宅兴旺,咱们这些老骨头,也算是熬出了头,看到了太平盛世的模样。”
程咬金端起酒盏,仰头饮尽,大声道:“当年咱们打天下,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如今孩子们降生在这太平盛世,更要教他们守好这江山!庆杰将来从军,跟他爹一样沙场立功;锦云若是嫁给我家怀亮,那才叫亲上加亲!”
这话引得众人哄堂大笑,连一向严肃的李绩也不禁摇头笑道:“四第又胡说八道,孩子们还在襁褓中呢,你就想着结亲?莫要吓坏了慧英夫人。”尉迟恭拍案大笑:“怕什么!咱们这些人谁不是从小定亲的?我十岁就许了亲事,如今儿子都带兵了!”
笑声中,苏定方端起酒盏,起身环视诸位兄长、同僚,神情庄重:“诸位兄长、同僚的心意,定方铭记于心。庆杰与锦云能生在这盛世,是他们的福气,也是我苏定方的福气。老天垂怜,赐我一双儿女,我岂敢不敬?将来我定倾尽全力,教他们明是非、知进退、守忠孝、行仁义,不负大唐养育之恩,不负诸位厚望!”
众人齐声应和,举杯共饮。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内室传来轻微啼哭之声。侍女匆匆而出,抱来一个襁褓,里面正是熟睡的苏庆杰。小家伙闭着眼,小拳头攥得紧紧的,唇角微微翘起,似梦中也在逞强。
秦琼凑近细看,抚须叹道:“你看这眉眼,浓眉入鬓,鼻梁挺直,多像九弟少年时!将来必是一员虎将!”
尉迟恭也挤过来,伸出粗壮的手指轻轻碰了碰婴儿的小手:“嘿,这劲儿不小!等他长到三岁,我就亲自教他耍槊!先练基本功,站桩、扎马步,一天不得少于两个时辰!”
众人闻言又是一阵哄笑。正热闹时,忽闻门外鼓乐齐鸣,銮驾仪仗自街口而来。原来是宫中派出内侍奉旨赏赐。
只见黄绢圣旨展开,字迹遒劲:
> “朕闻邢国公苏定方嫡妻高氏诞育龙凤双胎,诚为喜庆之事。公为国操劳多年,南征北战,功在社稷。今得麟儿凤女,实乃天伦之乐,朕亦为之欣然。特赐黄金百两、绸缎千匹,并选宫中资深乳母二人,送往府邸,以助哺育。望善教子女,使其成材,将来为朝廷栋梁,共襄盛世。”
苏定方率众跪地谢恩,神色激动,几不能言。待内侍离去,程咬金拍着他的肩膀道:“九弟,陛下如此看重你,不只是因为你功劳大,更是因为你为人稳重,堪托大事。将来庆杰与锦云,定能承袭父志,光耀门楣!”
夕阳西下,宾客们陆续告辞。邢国公府渐渐安静下来,唯有檐下灯笼随风轻晃,洒下柔和光影。
苏定方缓步走入内室,只见高慧英正倚床而坐,温柔地看着摇篮里的一双儿女。苏庆杰睡得正香,嘴角还挂着一丝奶沫;苏锦云却睁着乌溜溜的眼睛,小手抓着母亲的衣襟,仿佛在确认这份温暖真实存在。
“你看,锦云跟你一样,是个机灵鬼。”苏定方坐在床边,轻轻碰了碰女儿的小脸,孩子竟咧嘴笑了,露出牙龈上的小白点。
高慧英轻声道:“庆杰才像你呢,睡着都不老实,小脚还不停蹬着,将来怕是也爱舞刀弄枪,不肯安分。”
苏定方凝视着两个孩子,心中涌起前所未有的宁静与责任。窗外,长安城万家灯火如星河铺展,远处大明宫的飞檐在暮色中若隐若现。这座他用热血守护的城市,如今正静静拥抱着他的血脉延续。
他想起少年时随父从军,策马黄沙,箭穿敌喉;想起雁门关外雪夜鏖战,三千轻骑冲破突厥大营;想起凯旋归京那日,百姓夹道欢呼,万人空巷。那时他只知杀敌报国,未曾想过家室之念。如今儿女绕膝,才真正懂得何谓“家国”二字。
“庆杰,锦云……”他在心中默念,“你们生在这太平盛世,不必如我辈般浴血拼杀,但也莫要忘了,这天下安宁,是无数将士用性命换来的。愿你们长大后,无论执笔为文,还是提剑从戎,都能心怀苍生,肩担道义。”
夜风拂过窗棂,吹动帐幔轻扬。摇篮中的苏锦云忽然抬起小手,像是要抓住那一缕月光。苏定方凝望着她纯净的眼眸,仿佛看见了未来的模样——或许是一位才情出众、识礼明义的闺秀;或许是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奇女子。而苏庆杰,则在他梦呓中轻轻踢了下腿,仿佛已在沙场驰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