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老奴请缨(3 / 4)

加入书签

史的耻辱柱上,成了千古骂名。

    童贯本可凭藉前半生功勋流芳百世,却因为他的野心和贪功,最终落得身首异处丶遗臭万年的结局。

    这一世的童贯,同样有野心,也算受到赵俣重用。

    奈何,赵俣根本就不像赵佶一样,把所有一切都押在童贯身上,而是同时提拔了众多帅才丶将才。

    这就使得童贯的野心始终不能得到完全释放。

    他想为大宋开疆拓土,想要在青史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让后世之人谈及大宋将帅,除了那已作古的王韵丶狄青丶章楶,还有他童贯的名字。

    可惜,一直都没有这样的机会。

    童贯不是一个甘心老老实实等待机会的人。

    童贯利用他身处大宋最西北的优势,多年来,一直在研究西域诸国,并且一直在招募熟悉西域的人才,他甚至亲自跟随西域商人出使过西域诸国,为的就是,有朝一日为大宋收复西域。

    只可惜,赵俣认为,西域诸国群龙无首,彼此之间还不和,甚至彼此之间还是敌对状态,短时间内根本就无法对大宋形成威胁,而东北的金国和草原上的蒙古人就不同了,他们才是真正能威胁到大宋统治的。也正是因为如此,赵俣将战略重心始终放在东北与草原方向,对童贯收复西域的构想不置可否,既未明确支持,也未直接否决。

    赵俣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反而让童贯心中的执念愈发炽烈,使得他更加用心研究西域战略。

    不仅如此,在童贯的主持下,大宋还修了一条贯穿大宋西北,通过河西走廊,出玉门关,直至龟兹国的铁路。

    为了不耽误他将来运兵,童贯修的还是十轨并行的铁路(其中四条是走陇右)。

    这条铁路可以说是「一带一路」的源头,它大大增加了西北地区的贸易。

    这也是赵俣支持童贯修这条铁路的原因之一。

    总之,这些年,童贯一直都没闲着,而是积极为收复西域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

    同一时间,童贯积极讨好赵俣,仗义疏财,出手慷慨大方,无论是后宫嫔妃丶宫女宦官,还是道士近臣,都可以从他那里得到好处,他从不吝啬。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童贯投入了这麽多,终于得到了回报。

    这天,童贯突然收到了赵俣准备派人去可敦城取那里的二十多万匹战马的消息。

    远征西域,必须要有战马,而且数量绝对少不了。

    童贯觉得,可敦城的这二十多万匹战马就是为他的梦想而生的,他要是能帮大宋得到这二十万匹战马,他为大宋收复西域这件事十有八九会成功。

    于是,童贯立即从西北返回东京汴梁城,向赵俣请缨:「老奴愿率西军去为官家取战马。」

    童贯的提议,让赵俣很是动心。

    别看此时的童贯已经六十来岁了,但他与寻常宦官的阴柔不同,他生得虎背熊腰,肩宽几乎与身高同宽,常年穿着的锦袍被臂膀肌肉撑得线条紧绷,行走时身姿挺拔如松,全无半分佝偻之态。双手骨节粗大,掌心布满厚茧,那是常年握弓练力留下的痕迹;说话时声线洪亮如锺,不似宦官的尖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