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宋辽燕京和约(3 / 4)

加入书签

    望着赵俣端坐于龙椅之上,一身锦袍华贵而不失庄重,眼神深邃,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耶律淳忍不住去想:「他只怕还将在位数十年,恁地时,我辈当真能在他手上保存我大辽江山社稷?」

    再想想耶律延禧的昏庸无能,沉迷于田猎游乐,不理朝政,国事日非,耶律淳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悲凉与无奈。

    耶律淳等人面朝赵俣行跪拜之礼,并将国书丶事目与誓书草案一一呈上。

    大辽皇帝致书于大宋皇帝陛下阙下:

    朕闻天道好生,故日月交辉而万物滋长;仁德广被,则干戈永息而百姓安居。今宋辽两国,比邻而居,本应携手同护苍生,然燕云之事,累世纷扰,致边民涂炭,朕每思及此,未尝不怆然涕下。

    今蒙陛下以慈悲为怀,遣使议和,诚乃两国之幸丶万民之福。朕念及生灵疾苦,亦欲止戈息战,故愿将山后九州交割于大宋,以表诚意。此九州虽为辽国疆土之重,然朕宁舍土地之固,不舍百姓之安。

    惟愿陛下怜我辽国失此九州后,产粮匮乏之困。望大宋能广开粮道,每年增售粮食予我,解我民生之急。且祈陛下放宽茶丶酒丶丝绸丶瓷器丶金属制品等物贸易之限,使两国商贾互通有无,百姓各得其所。如此,则宋辽边境,将化干戈为玉帛,茶马互市之声喧,必可替代金戈铁马之鸣。

    朕亦愿与陛下共立誓约,世代修好,永无侵伐。若有背盟者,天地共殛之。今遣耶律淳丶萧常哥丶萧奉先为使,谨呈此书,伏望陛下察纳,早定和议,以安两国黎庶。

    赵俣看完耶律延禧的国书,说道:「今贵朝被我杀败,按理说,燕云十六州及平滦营三州全部州城关隘皆应归我,但念及贵朝皇帝诚心求和,及燕地确为贵朝社稷根基,若我朝收复,必致贵朝社稷难保,故特许贵朝暂借幽州丶檀州丶顺州丶蓟州丶景州及平滦营三州给你家,只一样,既然贵朝将易丶涿二州及山后九州还给我朝,两地之间金坡关一并还朕,其馀未尽事宜,你二人可与我朝宰执商议。」

    害怕辽国不愿意将金坡关给赵宋王朝,曾布在一旁说道:「若非不愿再起刀兵,小小金坡关,我朝早已得之,又何须跟你家讨要?」

    耶律淳等人知道,辽国将山后九州给了赵宋王朝之后,已经得到易丶涿二州的赵宋王朝肯定会要金坡关的,不然对赵宋王朝来说,太麻烦了,这是他们辽国拦不住的,所以,他们答应下来。

    害怕赵宋王朝将来违约,萧奉先强调:「今日之约定,虽未设盟誓,但天地鬼神皆照临天下,不可悔改。」

    赵俣点头答应,让曾布丶韩忠彦丶苏辙丶蔡卞一块去跟耶律淳等人商量和约的具体细节。

    双方又经过争争讲讲,最后定下和约如下:

    辽朝将山后九州及易州丶涿州丶金坡关,于本和约签订后六十日内交割予宋朝。交割时需完整移交州府印信丶户籍档案及军事设施。

    宋朝暂借辽国燕地五州及平滦营三州给辽朝,直至其朝灭亡。

    宋朝每年向辽国出售粮食不少于二百万石,价格以双方每年初在雄州议定市价为准,允许辽朝商人以牲畜丶皮毛丶山货等物资等价交换。

    宋朝开放茶丶酒丶丝绸丶瓷器丶金属制品贸易限制,于边境设立固定贸易市场,每月逢五开市。辽朝商人可凭通关文牒自由往来交易,宋朝不得无故刁难,仅徵收货物价值一成作为商税。

    宋辽两国以在燕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