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宋辽燕京和约(2 / 4)
却坚定:「我大宋承继汉唐遗风,一直以恢复中原丶一统天下为己任。燕云十六州,自古以来便是中原王朝之屏障,失去此地,中原门户大开,百姓饱受异族侵扰之苦。今我朝欲取回失地,非为一己之私,实为天下苍生计。望贵国能体恤民心,顺应历史潮流,归还燕云,则两国可长久和平共处,共享太平。」
萧常哥说:「燕云十六州之归属,历经数朝更迭,早已非单一民族所能独享。今宋辽两国百姓安居乐业,文化交融共生,岂不正是一番盛世景象?若因一时意气之争,重启战火,使得生灵涂炭,文化毁损,岂非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也违背先贤们所追求和平共处之初衷?」
接下来,两国便为正统丶燕云十六州归属问题争辩个不休。
吵了很久之后,谁也辩不赢对方。
这事其实也辩不出来个结果。要是靠打嘴仗,就能把燕云十六州要回来,赵宋王朝那麽多口才了得的士大夫,不早就把燕云十六州给要回来了?
最后,韩忠彦说:「是非曲直,自有后人评说。今我等坐于此,非为翻旧帐,而是为两国百姓谋福祉求和平。我大宋皇帝陛下心怀慈悲,不愿两国再交战,生灵涂炭,愿以诚意促和,共筑边陲安宁。若贵国归还燕云之地及平滦营三州并管关隘,我大宋愿在贸易丶文化交流等方面给予诸多便利,共创双赢之局。」
萧常哥连考虑都没考虑,就摇头:「此数地亦关乎我大辽国本,失之,我大辽名存实亡,故贵朝之提议,实难从命。」
赵良嗣见状,不无威胁道:「若贵朝坚持己见,不肯退让,只怕战火再起,苦的终是黎民百姓。再者,贵朝亦需知晓,我大宋国力日盛,兵强马壮,若真要一战,贵朝危矣,何不藉此议和之机,各退一步,共谋发展,方为上策。」
如今赵宋王朝已经快灭了西夏,又把他们辽国打得不敢还手,要是真用武力抢燕云十六州,辽国胜算渺茫。想到这里,萧奉先轻咳了一声,试图缓和气氛:「诸位言之有理,和平共处,实乃两国百姓之福。然此事重大,需容我等回去与我家皇帝商议后再做定夺。」
随后,耶律延禧君臣商量了很久,觉得一点都不满足赵宋王朝的割地要求,肯定过不了这关。
最终,耶律延禧君臣决定将山后九州,即新州丶妫州丶儒州丶武州丶云州丶应州丶寰州丶朔州丶蔚州割让给赵宋王朝,换取和平。
不过,这山后九州,辽国也不是白给赵宋王朝的。失去了山后九州这一大块产粮之地,耶律延禧君臣希望赵宋王朝每年能多卖点粮食给辽国,同时在茶丶酒丶丝绸丶瓷器丶金属制品等方面放开对辽国的贸易。
拿到了这样的条件,耶律淳丶萧常哥丶萧奉先申请去雄州见赵俣,想要当面向赵俣奏请。
得知辽国方面有意将山后九州割让给赵宋王朝,韩忠彦连忙派人回去将这个好消息禀报给赵俣,并请示是否让耶律淳等人去雄州面圣?
此次能将山后九州夺回来,已经远超赵俣的预期了,所以,感觉够本了,并且也不愿意将辽国逼得跟赵宋王朝死磕到底的赵俣,允许耶律淳等人来雄州一见。
见到赵俣之后,耶律淳等人才发现,赵俣竟然比耶律延禧还要年轻,现在也就二十来岁。
这让耶律淳等人心中不禁暗自惊讶。他们真的很难想像,打破宋丶辽丶西夏百年平衡,将辽国逼到不得不割地丶赔款丶嫁公主求和的赵俣,会如此年轻,更令他们难以置信的是,这位年轻的帝王,眉宇间透露出的不仅是超乎年龄的沉稳与睿智,还有那份睥睨天下的霸气与从容。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