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认知的边界线(1 / 5)

加入书签

    “鬼影杀人?”少年张锟一听这话,眼睛都亮了,一把抓住方正的胳膊,急切地问:“快,快跟我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我这都还没真正对付过什么‘脏东西’呢!”张锟兴奋得直搓手。

    方正本来想好好解释,可话到嘴边又停住了,想到了别的什么。

    成年后的张锟,他能通过那些看似毫无特殊力量的“跳大神”仪式,把根本没附在小孩身上的“猫脸老太”给赶走。

    也能用同样的法事,把明明有实体的一部手机直接弄“消失”。

    “猫脸老太”还能无视方正一拳就能轰塌摩天大楼的拳头,

    种种迹象都指向一个诡异的结论:张锟,或者说这个世界的所有人,都拥有某种“心想事成”的能力。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与世界互动的方式,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三观和思考方式。

    通常来说,受限于物理规律,人类很难凭空想象出从未见过的事物。

    就算文学家、艺术家们脑洞再大,创造出多么惊悚的怪物、多么离奇的故事,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那些东西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就像科学家发明的东西,本质上也是发现,所有的想象,不过是把已有素材拆解重组。

    比如,一辈子没见过机械的老农,看到卡车咆哮而过,会管它叫“喝柴油的铁牛”。

    同样的,成年张锟的世界观早已定型,他看到的一切都会被套进自己的认知框架里。

    那些看似不合常理的事,在他看来都是“邪祟”在作祟,他也用对付“邪祟”的办法去应对猫脸老太、智能手机,结果还真的按他的世界观发生了。

    方正脑子里冒出一个问题:这种“心想事成”的现象,如果发生不可调和的冲突,会不会产生某种对抗和消耗?

    如果会,不同的世界观,会不会有高低之分?

    比如,一个一辈子没见过科技产品的老农民和一个科学家,他们眼中的世界完全不同。

    当两人面对同一事物并发生激烈冲突时,谁的世界观更“厉害”?

    方正想弄明白,于是停顿了一下,开始给少年张锟讲他观察到的一切,刻意避开了成年张锟的看法,加入了自己对“黑影”现象的各种猜测。

    比如,那些看到黑影的乘客,天亮后都会消失,而乘务员怎么查名单都找不到他们的名字。

    这是不是说明,这些乘客只是短暂地进入了平行时空,被乘务员看到后,又回到了自己的时空?

    或者,那些古怪的黑影,其实是乘客在时空中的一种“可能性空洞”,是死亡或遭遇意外的可能性,只有在时空交错的列车上才能显现出来?

    又或者,那些黑影是一种以恐惧为食、靠恐惧繁殖的奇异生物……

    这些想法对少年张锟来说,理解起来可能有点困难,但方正还是一股脑全说了出来。

    他想看看,三观尚未定型的张锟能不能理解这些,如果理解了,能不能让他的世界观发生变化,从而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