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刘强冬也想征服海外(3 / 4)
回来。”
为了增加说服力,刘强冬顿了顿道:“就像亚马逊一年亏十亿,但还是有投资者认同他们的商业模式,融资、债券都能很快被认购。”
“要不...咱们也按照他们那个模式,在国外成立分公司,接受融资,拿投资人的钱抢占市场。”刘强冬试探着说道。
陈天听到这儿,终于露出笑容,他之所以摆出一副对淘宝出海不感兴趣的样子。
就是为了考验刘强冬面对问题时,自己有没有解决办法。
梦想、野心都可以有,但不能全都让陈天来为他们的野心买单,他们必须表现出匹配野心的能力。
电商是未来的大趋势,在全球都算是一块未经开发的蓝海。
前期投入巨大,且必须持续投入,既是电商赛道的劣势、也是优势。
投入大意味着可以打造天然护城河,直接告诉全球所有“玩家”,这个赛道是有门槛的,没钱别碰。
这能减少许多竞争,且这种涉及重资产的刚需投资,一旦做起来,很难被后来者抄袭和超越。
前世亚马逊,哪怕到了陈天重生那一年,也依然稳坐全球电商一哥宝座。
国内一哥淘宝不是没想过挑战,杰克马甚至接受到了多个国家首脑亲自接见。
但然并卵,花费巨大人力物力,甚至“大撒币”这个在国内屡试不爽的招数都用了个遍,淘宝在国外依然没搞出什么名堂。
这其中有政治方面的复杂因素。
但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淘宝进军国际市场太晚,全球用户已经习惯了使用亚马逊购物。
那些用户薅完淘宝羊毛,转头又重新回到了亚马逊怀抱。
有了前世这些经验教训,陈天心里很清楚。
淘宝国际版要么就永远窝在国内发展,若有海外发展想法,就只能趁着今年亚马逊立足未稳、深陷资金危机的时候。
这时候进入,海外基础物流薄弱的问题就无法避免,谁想进场,谁就要掏这笔钱。
这笔投入的数额,是每年数十亿美元,且是不间断的持续投入。
陈天别说目前拿不出这笔钱,就是拿得出来,他也不会自己投钱去烧。
帮米国搞基建,还想陈天掏腰包?
陈天可是知道自由美利坚未来的嘴脸,搞不好这笔投入就要打水漂,这是巨大的政治风险。
所以陈天还是决定用那些国际风投的钱,一个是真没钱,第二也是降低风险。
况且有这些米国资本参与其中,未来在米国各州城市建设物流中心时,与那些地头蛇打交道可以请他们出面,能省去不少麻烦。
想到这儿。
陈天迎着刘强冬期盼的眼神,缓缓点了点头:“你尽快拿个章程,挑选一批骨干员工前往海外搭建公司框架。”
“保证最短时间完成任务。”刘强冬立刻大声回道。
陈天离他太近,震得耳朵都嗡嗡响:“小点声儿,瞧你那没出息的样儿。”
刘强冬傻笑一声,随即语气认真的对陈天说道:“我亲自去米国组建分公司框架并开始搭建服务器。”
陈天嗯了一声,虽然不准备花自己钱,但这无疑是在米的最大一次投资,怎么重视都不过分。
“淘宝国际版开发也要...”
陈天话说一半,就被刘强冬抢先道:“国际版早已开发完毕,加了各国语言包,UI框架还是沿用淘宝的,亚马逊的我也看了,又丑又难用。”
“你...”陈天哭笑不得,刘强冬这是就等自己点头,其它一切都悄悄准备好了...
这会儿他忽然告诉自己已经在海外买了地皮,正在建物流中心,自己怕是都不会太惊讶。
“带我看看那全自动分拣系统吧,一套上千万美金,我倒要看看多先进。”
“好咧,贵是贵,但真别说,德国人搞得这玩意儿是真牛逼。”
刘强冬带着陈天进入一间厂房。
机器安装完毕没多久,一进去还能闻到一股润滑油与机油味。
整套机器颇为庞大,近万平的厂房,居然足足占了一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