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章 李二娘怒气跳水亡第15集(3 / 4)
/p>
朝廷的赦令一到,我们就张罗着重开了学堂。
这些孩子,可天天盼着你们呢!”
李二娘眼眶湿润,蹲下身子,轻轻抚摸着孩子们的头:“让大家受苦了。”
她忽然注意到人群中一个怯生生的身影——是小翠。
自从上次在国公府分别后,小翠便辗转回到了家乡。
“小翠!”
李二娘站起身,快步走过去。
小翠红着眼圈,“扑通”
一声跪下:“姐姐,多谢你当年的救命之恩。
我我现在也在绣坊帮忙,想跟你学刺绣。”
李二娘连忙扶起她:“说什么谢,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
然而,这份重逢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
当晚,老吴神色匆匆地来到张生家。
“不好了!”
老吴气喘吁吁,“我刚得到消息,王肃铮虽然倒台了,但他的余党还在暗中活动。
听说他们不甘心失败,正在谋划着更大的阴谋。”
张生眉头紧皱:“这些人真是阴魂不散。
有具体消息吗?”
老吴摇摇头:“暂时只知道他们盯上了西北防线的军粮调配,似乎想在这上面做文章。
而且”
他犹豫了一下,“他们还在打听你们的下落。”
李二娘端茶的手微微一颤:“看来我们终究还是没能过上平静的日子。”
张生握住她的手,目光坚定:“别怕。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守护好这里。
老吴,你继续留意消息,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通知我们。”
接下来的日子,张生和李二娘表面上恢复了往日的生活。
张生在学堂教书,李二娘则在绣坊教孩子们刺绣。
但暗地里,他们时刻警惕着,与老吴保持着密切联系。
一日午后,李二娘正在教小翠绣鸳鸯,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
她放下绣绷,快步走出去,只见几个陌生人正在村口与村民争执。
“我们是过路的客商,想在村里借住一晚。”
为的中年男子说道,眼神却不时往四周瞟。
村民们显然有所怀疑,挡在路口不让他们进。
张生也闻讯赶来,他上下打量着这群人,现他们虽然穿着普通商旅的衣服,但举手投足间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气质,腰间更隐约有兵器的轮廓。
“各位若是借住,需得遵守村里的规矩。”
张生不卑不亢地说,“不过,眼下村里不便,还请另寻别处。”
中年男子脸色一沉:“你这是何意?莫非我们连住一晚都不行?”
就在气氛愈紧张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
众人转头望去,竟是京城派来的官兵。
为的将军翻身下马,见到张生和李二娘,连忙行礼:“张大人,李娘子,皇上得知有人在附近活动,特命末将前来护驾。”
那些陌生人见状,脸色骤变,突然拔出兵器,想要夺路而逃。
但官兵早有准备,很快将他们团团围住。
经过一番搏斗,这些人全部被擒获。
审讯后得知,他们果然是王肃铮余党的手下,此番前来,一是想摸清张生和李二娘的情况,二是打算在村里制造混乱,转移视线,以便他们在西北防线的阴谋顺利进行。
消息传开,村里人心惶惶。
张生和李二娘召集村民,在老桃树下开了个会。
“乡亲们,危险还未解除。”
张生望着众人,目光坚定,“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从今日起,村里加强巡逻,年轻力壮的男子轮流值守。”
“我们妇道人家也能帮忙!”
李二娘接着说,“绣坊可以改成情报联络点,我教大家用刺绣传递消息。
就像当年在国公府一样,把重要信息藏在针脚里。”
村民们纷纷响应。
就这样,桃源村在表面的平静下,悄然筑起了一道防线。
张生和李二娘白天教书、刺绣,晚上则与老吴、将军商讨对策。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几日后,老吴带来了一个更坏的消息:西北防线的军粮被劫,而负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