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章 李二娘怒气跳水亡第15集(2 / 4)
>
"
暴雨愈猛烈,雨帘中隐约传来更鼓声响。
王肃铮踉跄后退,蟒袍下摆扫过烛台,溅起的火星落在他官靴上,却浑然不觉。
"
来人!
"
皇帝剧烈喘息着,龙袍下的手死死按住心口,"
将王肃铮及其党羽"
话未说完,一口鲜血喷出,染红了明黄色的龙袍。
"
陛下!
"
满殿惊呼。
李二娘下意识起身,却被侍卫拦住。
她望着龙案前混乱的人群,突然扯开衣襟,从贴身内袋掏出块染血的绸缎——正是当年在国公府绣的那方密信。
"
陛下!
"
她的声音穿透喧嚣,"
这绸缎上的并蒂莲,是用民妇的血绣的!
"
她举起绸缎,雨水冲刷下,暗红的血迹愈清晰,"
当年国公府的绣房里,民妇日日盼着有人能看见这些冤屈。
如今"
她哽咽着望向皇帝,"
若陛下不信,可验这血!
"
皇帝虚弱地抬手,指了指李二娘。
皇后接过绸缎,泪水突然夺眶而出——那并蒂莲的针脚间,竟还绣着细小的字迹:"
愿以吾血,换天下清明"
。
三日后,刑部大牢。
王肃铮蜷缩在霉湿的稻草上,望着铁窗外的月光。
牢门"
吱呀"
打开,张生提着食盒缓步而入。
"
你还来做什么?"
王肃铮沙哑着开口,昔日的威严荡然无存。
张生掀开食盒,露出两个白面馒头:"
你夫人托我带来的。
她说,你最爱吃她蒸的馒头。
"
老宰相突然狂笑,笑声震得铁索哗啦作响:"
爱?我连她生辰是何时都不记得!
"
他抓起馒头狠狠摔在地上,"
知道我为何要除掉你们?因为你们让我想起想起当年寒窗苦读时,也曾想做个清官。
"
张生沉默良久,弯腰捡起馒头:"
明日午时三刻,菜市口。
你夫人说,她会去。
"
走出大牢时,李二娘正在巷口等候。
月光洒在她新换的素色裙裾上,仿佛笼着层薄雾。
"
张郎,明日我们去桃源村吧。
"
她轻声说,"
听说村口的桃树又开了。
"
张生牵起她的手,指腹摩挲着她掌心的老茧——那是多年刺绣留下的印记。
远处传来更夫梆子声,惊起一群夜枭。
他们并肩走向黎明,身后的京城渐渐苏醒,而新的故事,正随着初升的朝阳,在血与火的淬炼中悄然展开。
御书房内,皇帝强撑病体,挥毫写下诏书。
墨迹未干,他望着案头那方染血的绸缎,轻声道:"
来人,将这并蒂莲绣品,收入国库。
后世子孙,当以此为鉴。
"
窗外,桃花纷飞,落英铺满宫墙。
二:
晨光初露,薄雾如纱般笼罩着桃源村。
张生和李二娘骑着马,缓缓踏上那条熟悉的青石路。
离家数月,村口那棵老桃树依然傲然挺立,枝头缀满粉嫩的花苞,仿佛在迎接久归的主人。
“二娘,你听。”
张生勒住马缰,远处传来孩童们清脆的诵读声,“是学堂的声音!”
两人相视一笑,加快了脚步。
转过弯,只见新建的学堂里,十几个孩子正摇头晃脑地念着《三字经》,教书先生正是村里那位老秀才。
孩子们看到张生和李二娘,立刻欢呼着涌了出来。
“张先生!
李姐姐!”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跑在最前面,“我们学会背好多书了!”
老秀才也快步迎上来,激动地握住张生的手:“你们可算回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