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甜蜜的烦恼(2 / 3)

加入书签

“李家沟”这个金字招牌的长期愿景。

“两条腿走路,不能偏废。”王建安在心里默默定下了基调。

但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资源分配,成了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

因为涉及产品和销售,所有我那个建安将尹彬、张泽安、张春城等人都召集了过来,一起商讨对策。

会议上,意见出现了分歧。

张泽安倾向于优先保障林老板的订单:“建安,林老板这边量大价高,结算快,能快速回笼资金。

你们自己的零售店,量小麻烦多,可以适当控制一下,或者用普通大棚的草莓顶一顶,虽然品质差一点,但价格便宜,也有市场。”

尹彬则考虑得更长远:“我觉得不能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林老板现在是对我们好,万一哪天不要我们的货了呢?

我们自己的店才是根本,好不容易把棚鲜生的牌子做起来,不能自己砸了。

再说,零售虽然量小,但利润也不低,还能直接听到顾客的声音。”

张春城更关心生产现实:“我不管你们咋卖,我就问,地里的产出就那么多,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哪能行?

除非赶紧扩大种植面积,升级大棚设备,不然说啥都是空的。”

大家各抒己见,争论不下。

王建安静静地听着,等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他才缓缓开口:“大家的想法都有道理,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兼顾的办法。”

首先生产端,春城说的对,必须扩大产能,提升效率。

这个我来给社员们说,把我们村的大棚都改建成草莓种植。”

张泽安面露难色:“所有的大棚?这投入可不是小数,他们未必答应啊……”

“草莓赚钱更多,他们会答应的。”王建安继续道,“第二是销售端,林老板的订单要保,这是我们现在利润的大头,也是我们技术实力的证明。

但我们自己的零售渠道也不能放弃,我的想法是,实行产品分级。”

众人疑惑:“产品分级?”众人疑惑。

王建安解释道:“将我们产出的草莓,按照严格的标准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

特级果,最优等的,优先供应林老板,满足出口和顶级渠道的需求。

一级果,品质也很好,但可能在果形、大小上略有差异,供应我们自己的棚鲜生零售店和机关食堂,维持我们的品牌形象。

二级果,可能存在轻微瑕疵,但口感不影响,可以在本地市场以优惠价销售,或者深加工成草莓酱,草莓罐头。”

这个思路让众人眼前一亮。

尹彬首先赞同:“这个办法好!特级果卖高价,一级果保品牌,二级果也能变现,物尽其用!”

张泽安也点头:“说道草莓罐头,县里那个罐头厂我们是不是可以利用起来?”

上半年县里的罐头厂和李家沟达成过采购意向,可惜还没等到李家沟的草莓种植出来,罐头厂的资金链出了问题,现在只能艰难度日。

前段时间更是打算私有化承包给个人,但没人接手。

王建安摇了摇头:“不行,我们现在没那个精力再去搞那个厂了,搞厂不是那么简单的,涉及的东西太多。我们还是去找采购商,目前只做一级市场。”

张春城也松了口气:“要是能分级,我那压力就小点了,不用颗颗都追求完美,只要把特级果的比例提上去就行。”

最后王建安一锤定音:“好,那就这么定了,春城,你和刘老师、张老师尽快制定出详细的分级标准。

三哥,你和林老板沟通,就按分级供应的思路谈后续合同,同时协调好我们内部各级草莓的分配。”

随后王建安和张泽安召集社员们开了个会,会上王建安说了想要动员大家将大棚改造成草莓大棚的想法。

一些人爽快的答应了,也有一部分人觉得需要投入太多了,而且今年的蔬菜正开始大量采收,现在改建太亏了,便有些犹豫。

王建安告诉他们是明年再开始改建,今年肯定来不及了。

最终在王建安的利益分析下,所有人都同意了大棚改建。

尹彬与林老板的沟通也取得了进展。

林老板虽然对不能独占所有优质货源略有微词,但在王建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