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一道鸿沟(1 / 2)
东山大学的校园,在晨曦中苏醒,呈现出与姜家坳截然不同的生机。鸟鸣清脆,夹杂着远处操场传来的晨练口号声和教学楼里隐隐的读书声。林荫道上,抱着书本的学生们步履匆匆,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和求知的渴望。姜凌霜很早就醒了,躺在八人宿舍的上铺,听着室友们轻柔的呼吸和起床的窸窣声,内心充满了对新一天的憧憬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她轻手轻脚地爬下床,用最快的速度洗漱完毕。看着镜子里自己那件洗得领口都有些毛边的旧格子衬衫和略显宽大的、褪色的蓝布裤子,再看看室友们挂在床头的各式各样的确良衬衫、连衣裙,她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衣角,将那份隐隐的自卑压下去。没关系,她告诉自己,她是来读书的。
上午是新生报到、熟悉环境和领取课程表。恢弘的教学楼、藏书浩瀚的图书馆、设施齐全的运动场……一切都让凌霜感到新奇和震撼。她像一块干燥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周围的一切信息。然而,这种新鲜感很快就被一种更具体、更尖锐的现实压力所取代。
中午,随着人流走进学生食堂。食堂宽敞明亮,人声鼎沸,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饭菜的香味。一个个打饭窗口上方,挂着醒目的菜价牌。凌霜挤在人群中,仰头看着那些价格,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红烧肉:四毛; 青椒肉丝:三毛五; 番茄炒蛋:两毛五; 素炒青菜:一毛; 白米饭:二两/五分; 馒头:五分/个……
价格旁边,还配有让人垂涎欲滴的彩色的图片。这些在城市学生看来或许平常的菜价,对凌霜而言,却是一笔需要精打细算的开销。她飞快地心算着:一天三顿饭,就算只吃最便宜的素菜和馒头,一天也要将近两毛钱,一个月就是六块钱!这还不包括买学习用品、肥皂、邮票等其他开销。而她贴身藏着的、全村人凑的那笔“巨款”,是要支撑她一整个学年的学费、书费和生活费的!每一分钱都必须用在刀刃上。
她排着队,看着前面的同学熟练地指着想要的菜品,递上饭菜票或零钱,端着盛满米饭和菜肴的饭盒谈笑风生地离开,胃里因为饥饿而发出轻微的鸣叫,但更强烈的是一种经济上的窘迫感。轮到她了,打饭的阿姨看着她。
“同学,要点什么?”
凌霜深吸一口气,指着最便宜的格子:“一个馒头,一份咸菜。” 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
阿姨愣了一下,似乎有些意外,但还是麻利地夹了一个馒头,舀了一小勺咸菜丝放在她的饭盒里。“五分。”
凌霜从那个用手帕仔细包着的小钱袋里,数出五枚一分钱的硬币,递了过去。硬币落在托盘上,发出清脆却微弱的响声。她端起几乎空荡荡的饭盒,低着头,快速走到食堂一个最不引人注意的角落,坐下。
周围是嘈杂的谈笑声,同学们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她听到他们谈论着昨晚看的电影里的情节,讨论着新出的流行歌曲磁带,交流着暑假去哪里旅游的见闻,甚至还有她完全听不懂的关于芭蕾舞、交响乐的话题……这些对她来说,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她默默地啃着干硬的馒头,就着咸涩的菜丝,味同嚼蜡。她试图融入,却发现连插话的切入点都找不到。她的世界是鸡鸣岭的大山、是田间的劳作、是生活的重压,而这些城市同学的日常,对她而言是如此遥远和陌生。一道无形的屏障,悄然立了起来。
下午,各班发放教材和课程表。当凌霜拿到那张长长的书单时,不禁倒吸一口冷气。《政治经济学》、《微积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