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1 / 4)

加入书签

刘凤身披七海蛟龙甲,血色披风猎猎作响,手中天龙破城戟寒光凛冽,腰间名剑【凌虚】斜挎,胯下汗血宝马【烈焰】昂长嘶。

他勒马回望——三千金甲白袍的御林铁卫与三万幽燕轻骑已严阵以待。

刘凤高举长戟,朗声喝道:“大军开拔!”

顷刻间,三万三千燕国精锐如洪流北向,直指故土。

昨日永华殿内,十六路诸侯与百官已议定诸事,自无需再行通告。

然燕军动向仍惊动了时刻紧盯营寨的诸侯联军。

突如其来的动静怎能不引人注意?每位皇家禁卫都配备五匹草原骏马,其中一匹用于骑乘,其余四匹则驮载箭囊与粮草物资。

江南轻骑兵的配置则是每人三匹战马,骑乘一匹,另外两匹负责运输弓箭和军需补给。

虽仅有三万三千将士,但随行军马数量竟达十万之众,如此雷霆般的马蹄轰鸣,自然惊动了各路诸侯的联军。

诸侯与朝臣们心知肚明,今日燕王率军北归,是为平定公孙瓒纠集的四十万叛军。

但当他们目睹燕队拥有十万草原良驹时,眼中顿时燃起贪婪的火焰,脸上写满了嫉恨之色。

多数诸侯麾下能有千余骑兵已属难得,即使盟主袁绍军中也不过两千骑兵。

有些诸侯的部队甚至没有成建制的骑兵,仅有将领才配战马。

亲眼见证燕国十万铁骑的壮观场面,诸侯们怎能不心生嫉妒?可惜他们也就只能暗自眼红,对燕王根本无可奈何,最多在心底诅咒:但愿北方叛乱真能摧毁这个强大的燕国!

随着头顶的庞然大物离去,洛阳城内的十六路诸侯彻底放纵起来。

虽然城内还驻守着两万燕军和十万西凉降兵,但既然他们的君主已率主力北归,诸侯们自然不再把关羽、张飞、张辽等人放在眼里。

诸侯们的行为愈肆无忌惮,渐渐变得猖狂起来。

孙坚的江东军此时驻扎在皇宫废墟之中——自从与燕国联姻结盟后,孙坚便与诸侯联军彻底决裂。

选择皇宫作为驻地,本质上就是不愿与其他诸侯同处一地。

汜水关一役,袁术的背信弃义导致数千江东子弟兵命丧沙场,使孙坚损失了近三分之一的精锐战力。

孙坚踊跃加入诸侯联军讨伐董卓的行动,本指望借此博取声名,同时笔战争财。

谁知事与愿违!

这位江东猛虎率部西征董卓,不仅声望未涨分毫,连预想的财货也未见踪影,令他好生恼火。

盛怒之下,孙坚索性命士卒洗劫皇宫。

本以为能掳获珍宝,不料宫殿早被董卓与刘捷足先登,值钱物件尽数掠空,只余些零碎杂物。

看着搜罗来的破烂,孙坚怒挥古锭刀,将跟前木桩砍得木屑横飞。

忽见黄盖疾奔而来,抱拳禀报:"

主公!

偏殿南侧枯井中似有宝光隐现!

"

"

引路!

"

孙坚收刀入鞘,大步流星赶赴井边。

果然望见井底异彩流光,当即喝令:"

愣着作甚?快取上来!

"

众军士连忙垂下绳索。

待打捞上来,竟是一具宫女尸,虽亡数日却容颜如生。

众人细看时,觉其颈间悬着个精致锦囊。

孙坚对死尸毫无兴趣,只盯着那件能散奇光的宝物,眼中精光闪烁。

火把照亮了营帐,孙坚立即示意身旁的猛将:"

公覆,取锦囊。

"

黄盖抱拳领命,利落地解下悬挂的锦囊,恭敬呈上。

孙坚接过绣花锦囊,指尖触到其中坚硬的物件——一个朱漆木匣,黄金锁扣在火光下泛着冷光。

他猛然力,金锁应声而落。

匣中静静卧着一方玉印:四寸见方,五龙盘绕,边角镶金的缺口格外醒目。

月光穿过帐帘,照在"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八个篆字上,赫然是之宝。

孙坚手指微颤,转向帐中那位饱读诗书的将领:"

德谋,你来辨个真伪。

"

程普谨慎捧起玉玺,借着灯火反复查验,忽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