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1 / 4)

加入书签

对于伏击失利,董卓与众将早有预料;然燕军全师撤回洛阳之举,却令众人困惑不已。

董卓转身望向女婿,蹙眉问道:"

文优,依你之见,燕王此举意在何为?大好战局,竟突然撤兵?"

李儒捻须沉吟:"

相国明鉴,眼下情报有限,实难揣度。

然属下推测不外两种可能:一是北疆突变故,燕王不得不回师应对;二是洛阳城内诸侯生变,迫使其撤兵回防。

"

"

无论原因为何,燕军撤退于我西凉军实乃良机。

当趁势东出,收复弘农、曹阳、庐氏、渑池诸城。

如此既可减轻函谷关压力,又能拓展回旋余地。

"

"

更可部署伏兵于要道,若有不识时务者敢来犯,必教其有来无回。

只要没有燕军参战,我西凉劲旅横扫诸侯联军易如反掌。

"

帐内诸将闻言,皆深以为然。

董卓抚掌大笑:"

文远真乃吾之张良!

此事便交由奉先与稚然统兵,务必夺回各城。

"

(攻克弘农、曹阳、庐氏、渑池诸城后,你们就驻军曹阳城,顺便监视洛阳动向。

若遇燕军来袭,务必紧闭城门,立即率西凉军撤回函谷关。

若是其他诸侯来犯,就给老夫狠狠地打,最好能全歼来犯之敌。

李傕和吕布同时起身抱拳:"

末将遵命!

"

吕布心里却老大不乐意。

他早想投奔燕国,实在不愿与燕军兵戎相见。

不过既是董卓军令,他也只能奉命行事。

好在董卓说了,遇见燕军可以撤回函谷关。

两人很快点齐数万西凉铁骑,风驰电掣般杀向各城。

在"

飞将"

吕布指挥下,五万大军势如破竹,很快拿下弘农、曹阳等城,每城留守五千人马。

吕布和李傕亲率三万精骑,埋伏在曹阳城外的山坡上,同时派出探马侦察敌情。

两人正围着篝火取暖,探子快马赶回禀报:"

洛阳方向现约万人马,正朝曹阳急逼近!

"

吕布连忙追问:"

可看清旗号?是不是燕军?"

探子仔细回想后答道:"

打着曹字旗,并非燕军。

"

吕布闻言大笑:"

不是燕军就好!

敢打曹字旗的,定是曹操那逆贼无疑!

"

咱们正好给曹操设个埋伏,叫那叛徒有来无回,李将军觉得怎样?

只要不是燕队,李傕还没怕过谁,他狞笑道:"

吕将军说得对,咱们得好好招待这位老同僚"

很快,三万西凉军埋伏妥当,静待曹操带领一万兵马落入圈套。

曹操率领众将及一万兵马向函谷关进。

此前燕王曾告知诸侯,董卓正在函谷关坐镇。

通往函谷关的道路已被燕军清理,一路畅通无阻!

当曹操率军行至曹阳城附近时,果然落入吕布与李傕设下的埋伏。

曹操勒住战马,安抚着躁动的坐骑,望向对面的西凉第一猛将吕布。

望着赤兔马上手持方天画戟的吕布,曹操毫无惧色:"

吕将军,董卓祸乱朝纲,欺凌天子,何不弃暗投明归顺联军?"

吕布挥舞画戟,厉声呵斥:"

曹孟德,你这背主之徒,也配在此大放厥词!

"

(按潜规则,曹操曾效力董卓麾下,已属董卓部属)

"

吕布休得放肆!

"

夏侯惇见主,怒不可遏,挺枪跃马直取吕布。

"

哼!

"

吕布轻踢赤兔马,挥戟迎战。

两将交锋数合,李傕突然率一万西凉铁骑从左翼杀出。

曹操拔剑指挥左翼防御,急唤夏侯惇:"

元让快回,先御敌要紧!

"

话音未落,右翼又传来喊杀声——曹性率另一万西凉铁骑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