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1 / 3)

加入书签

此刻函谷关前,董卓正亲率三万飞熊军并十万西凉铁骑,挟持着满朝公卿浩荡入关

后方运载着财宝、粮草、古玩等物资的上万辆马车中,仅三千余辆进入函谷关,仍有七八千辆滞留关外。

此时,埋伏在黄河沿岸的两万百战神机营将士,在黄忠指挥下骤然出击。

他们不仅切断了西凉军与关外百姓的联系,更封锁了部分西凉军的退路。

面对区区两万伏兵,西凉军顿时怒火中烧。

这支纵横天下的铁骑,此前唯一败绩便是折在燕王麾下。

对其他诸侯军队,他们素来不屑一顾,何况此刻己方仍占绝对优势。

西凉将领当即下令全军出击,欲战决。

将士们心知肚明:燕王亲率的大军正从后方逼近,必须尽快入关方能脱险。

就在西凉军蓄势待之际,敌军阵中突然竖起"

燕"

字大旗。

西凉将士见状无不倒吸凉气,有将领失声惊呼:"

不可能!

燕军怎会在此设伏?"

虽非燕国第一名将刘凤亲至,但敢率两万精兵截断退路者,必非等闲之辈。

西凉军虽可在兵力优势下歼灭这支伏兵,却无力应对即将追至的燕国主力。

战局顿时变得荒诞:关内西凉军按兵不动,关外西凉军则果断抛弃押运的百姓与物资,争相逃窜。

这些将士打着如意算盘——被弃的百姓与车队自会阻滞燕军追击。

函谷关城墙上,董卓目睹此景,气得险些吐血身亡。

毫无疑问,董仲颖内心同样畏惧燕州铁骑的惊人战力,他忌惮燕王刘凤那盖世无双的武艺,但真正令他胆寒的,是刘凤亲自统率的大军。

函谷关前突然杀出的两万燕州精兵,竟吓得西凉将士不敢迎战,反而溃散奔逃,这般狼狈实在令人不齿。

城外数十万洛阳百姓被燕军截获倒无足轻重,在权势者眼中,这些平民不过是蝼蚁般的存在。

若能用这些百姓阻滞燕军攻势,倒不失为一条妙计!

关键在于,那些尚未运入关内的金银珠宝、粮草军需、古玩字画,以及部分滞留城外的朝廷官员!

关外那些物资可是西凉集团命脉所在。

没有堆积如山的金银粮饷支撑,如何抗衡虎视眈眈的诸侯联军?

西凉与关中早不复西汉时的繁荣景象,百姓困顿,董仲颖拿什么供养麾下数十万西凉雄师?

古人云:断人财路,犹如弑亲!

董卓绝不肯放弃关外物资,顿时双目赤红,喘着粗气怒吼:"

都愣着作甚!

眼瞎了不成?没看见关外情形吗?那些金银粮草可是咱们西凉军的立足之本!

"

"

末将遵命!

"

西凉诸将深知物资利害,齐声应命。

众将疾步下城,召集各部兵马,喝令守军开城门。

十万铁骑怒吼着冲出关隘。

可惜这支铁骑尚未展现冲锋之势,迎面便是遮天蔽日的箭雨。

深受军事学院熏陶的燕军将帅,向来推崇远程打击战术。

燕军劲旅中,黄金火骑兵、幽燕轻骑、并州狼旗与百战神机营皆以远程攻势见长。

统领百战神机营的黄忠乃当世神射,麾下尽是燕赵之地善射的精锐。

这些将士标配【机关弩】与多重箭囊,将弩机威力挥至极。

仅两万之众的百战神机营,封锁函谷关至洛阳的通道绰绰有余。

将士们深知此战艰巨——以寡敌众拦截十万西凉铁骑,护卫数十万洛阳百姓,故每人皆备足箭矢。

西凉军此刻终尝【箭雨】真谛。

但凡策马冲锋者,皆被扎成刺猬。

势便折损上万骑,剩余九万铁骑慌忙勒马调头,鞭笞战马逃回关内。

函谷关城头的董卓目睹此景,面色骤变。

他万没料到纵横天下的西凉铁骑,竟被两万燕军杀得溃逃。

若传扬出去,岂不贻笑大方?

董卓深知部将本性:遇弱则如豺狼撕咬,逢强则似羔羊畏缩。

十万大军未当场溃散,已算勉强保全颜面。

但洛阳城两百年积累的金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