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2 / 4)

加入书签

点。

郭嘉与贾诩恭敬行礼:"

请王上明示。

"

刘凤笑道:"

都坐下说吧。

"

"

谢王上。

"

二人重新落座,静候下文。

刘凤再次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缓缓道:"

谈不上指点,或许只是我们思考的角度不同罢了。

"

昔日平定黄巾之乱时,孤曾在颍川与曹操共事。

此人统兵征战、治理州县皆乃当世翘楚,无愧于"

治世能臣,乱世枭雄"

之誉。

然孤所疑者另有其事——曹操势力何以膨胀若此?显有蹊跷。

孤揣度,卫氏豪商来助,诸将携部曲相投,多半皆为曹氏与夏侯氏暗中所谋。

彼时名士造势,亦必出自两家筹划。

此皆为其族预作绸缪,以待时变。

沛国曹氏与夏侯氏,恐蓄异志久矣!

言及袁氏兄弟,虽未谋面,然其名亦有所闻。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第煊赫。

然据孤所知,本初、公路骄矜过甚,唯重名望之士,对寒门才俊却不屑一顾。

当真自诩天命所归?以为世人皆须仰其鼻息?纵可借门荫暂得势,终不过为他人作嫁衣裳。

此等冢中枯骨,何足我燕国费心?

至于长沙太守孙文台,名义虽附袁术,实则胸怀大志。

其子孙伯符、仲谋皆是人杰,遇机必自立门户。

江东本无强豪,孙氏据此展易如反掌。

更兼吴越世家林立,孙氏若善加笼络,全取江东指日可待。

不过这份担忧倒也不必过甚。

江东孙家凭借本土豪族支持得以迅崛起,同样也会因世家大族间的内斗而自缚手脚。

江东世家终将成为孙氏枷锁,我们只需分些心神留意便是。

毕竟燕国与江东之间还横亘着河北、中原两大地域。

当前要务仍是紧盯曹操及其党羽。

刘凤神色凝重地对两位军师叮嘱道:"

隐、黑二卫既由二位执掌,就该明白情报越早掌握越有利。

潜伏之事亦是越早布局越隐秘。

即日起,两卫需全力盯防曹操——其根基在兖、豫二州,侦查重点自然在此。

"

"

另有一处需特别留意,颍川郡许县极可能成为曹操根基之地。

须派遣精干人员长期潜伏,即便短期无甚动作,日后必有大用。

"

贾诩与郭嘉闻言微怔。

监视兖豫二州尚在情理之中,那毕竟是曹氏与夏侯氏势力范围。

可许县这等偏远小城,何以值得大费周章?既是主上特意交代,照办便是。

毕竟王上深谋远虑,从未出错。

刘凤揉着太阳穴续道:"

还有一人需严加防范。

此人姓刘名备,字玄德,常自诩汉室宗亲,称系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

"

此人工于辞令,胸怀大志,尤善蛊惑人心。

实乃不甘屈居人下的枭雄。

虽其宗亲身份存疑,眼下势单力薄,却是个能与曹肩的潜在劲敌。

"

突然听闻主上提及刘备,言语间似有几分戒备,郭嘉与贾诩相视一震。

刘玄德?何许人也?二人冥思苦想,竟无半点印象。

这倒怨不得他们。

刘备家道中落,既无过人才能,亦无声名显赫之事迹,本就不入名士之眼。

往事历历,若按常理,黄巾战乱时刘备本该大显身手——率关张二将及五百乡勇立下赫赫战功。

可如今时空错位,燕王刘凤早将关张纳入麾下,更亲手剿灭了程远志部众。

没了这番机遇,刘备自然更声名不显。

贾诩忽而忆起一人,迟疑道:"

主公所言刘备,莫不是涿县那个卢植门徒?"

在他记忆中,此人不过是个卖草鞋的落魄子弟,最善夸夸其谈,哪配得上枭雄之名?

刘凤闻言轻笑:"

正是此人。

休要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