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1 / 4)
关羽、张飞等将领当即起身行礼告退。
转眼间,永宁殿内仅剩刘凤与两位军师。
刘凤轻啜香茗,状似随意地问道:"
以二位之见,十六路诸侯中谁值得燕国留意?又有何人可能成为我国隐患?"
此问既是临时起意,亦想考校两位军师的识人之能。
他虽知晓未来大势走向,却自知政略谋略尚有不足,许多关节仍需帐下谋士参详筹谋。
倘若幕僚不能洞察时局剖判利害,仅靠着预知先机,终究难以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毕竟人力有时穷,岂能万事周全?
听闻君上问,那对老少谋臣相视会意,心知此乃考校之机。
片刻沉吟后,郭嘉整襟奏对:"
禀主公,以微臣浅见,十八路诸侯中堪成大器者不过三数。
推祁乡侯渤海太守袁本初,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旧遍天下,更兼礼贤下士坐拥冀州膏腴之地,日后必成我燕国心腹之患。
"
"
其次当属南阳太守袁公路,虽为袁氏嫡子德行有亏,然树大根深不可轻忽。
再者沛国曹孟德,挟刺董义之名,聚谯郡曹氏、夏侯氏之力,鹰视狼顾善断先机,他日恐为我等劲敌。
"
"
余者或庸碌无奇才,或根基浅薄不足为虑。
"
贾诩对郭嘉的分析深表赞同,上前一步拱手道:“王上,臣也完全同意奉孝的见解。”
的确,从当前局势来看,十六路诸侯中唯有袁绍、袁术、曹操三人最值得警惕。
他们确实是三国初期最具实力的诸侯。
可惜最终只有曹操成就霸业。
袁氏兄弟虽坐拥优势却庸碌无能,先后被曹操率军歼灭。
其余诸侯也如郭嘉所料,皆是碌碌无为之辈。
唯有一位隐藏的豪杰——被称为"
江东猛虎"
的孙坚。
孙坚虽在巅峰时期战死沙场,却为东吴奠定了基业。
其子孙策、孙权继承的江东势力不容小觑。
不过郭嘉与贾诩未能完全看透孙坚的潜力也情有可原。
此时的孙坚名义上仍是袁术麾下将领,尚未展露野心与霸气。
其子孙策、孙权更是尚未崭露头角。
至于未来的蜀汉之主刘备,贾诩与郭嘉更是闻所未闻。
刘凤端坐主位,颔道:"
奉孝分析得透彻。
袁绍、袁术、曹操确实是我燕国劲敌。
但寡人要补充一点——我们真正的强敌并非袁氏兄弟,而是曹操。
此外,乌程侯孙坚这位江东猛虎也不可轻视。
"
郭嘉与贾诩神色一凛,深知君主此言必有深意,齐声拱手:"
请王上明示!
"
刘凤放下茶杯,神色凝重地说:"
奉孝、文和,你们主要从诸侯的出身背景和他们目前展现的能力来评判,这确实不错。
毕竟家世本身就是一种优势。
但有些细节也不容忽视。
"
"
为何寡人能断定曹操将成为燕国最大的对手?在寡人看来,曹操自幼就展现出过人的才能,更有许多名士争相吹捧他。
"
"
先是前太尉乔玄评价道: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救,能安定天下者,非君莫属?"
"
随后南阳许劭给出评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
"
这些德高望重的名士为何要为他造势?难道不值得深思吗?他们难道是闲来无事才去捧一个年轻人?"
"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刚回到陈留举兵讨董,四大豪商之一的卫家就倾尽家财,为其置办兵器甲胄、粮草辎重。
"
"
当曹操开始招兵买马时,立即有众多武将率部来投。
短短数日间,他就能组建起五千装备精良的队伍。
这些难道不蹊跷吗?"
听完这番鞭辟入里的分析,郭嘉和贾诩都面露惊色。
他们确实没想到这些疑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