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3 / 4)

加入书签

主意图夺取并州九郡的谋划,顿时精神抖擞。

当今天下诸侯林立,既然董贼难以一举剿灭,朝廷威仪自然难以恢复。

值此群雄逐鹿之际,唯有开疆拓土方能立足。

燕国地处北疆,南面冀州乃王叔属地,未便兴兵。

若不向北拓展草原,便唯有西取并州九郡的城池与人口。

此刻并州防卫空虚,各方视线未及,以我王尊贵身份,正是吞并良机。

众臣想通此节,齐声拜道:"

王上圣明,臣等附议。

"

见众臣赞同,刘凤嘴角泛起森冷笑意:"

甚好!

既然诸位爱卿均无异议,那便即刻着手。

此番须以怀柔之策收服并州民心,故当以归附的三万并州狼旗为主力。

"

他眼中闪过贪婪之色:"

与其让董贼染指,不如由我燕国吞下这并州九郡!

趁诸侯讨董之际,本王欲遣五万大军进驻并州,将这片疆土尽数划入燕国版图!

"

此次率军出征的主帅人选,刘凤决定以张辽为主将,高顺为副将,贾诩任军师,统领三万精锐并州狼骑出征,诸位以为如何?

高顺与张辽闻言颇为惶恐。

张辽当即起身拱手道:"

启禀大王,末将虽感念王上厚爱,但初投燕国不久,对军中规制尚不熟悉。

且臣先前在并州军中不过担任别部司马之职,资历尚浅。

"

张辽心中思忖:自己初来乍到,虽有统兵之才,但在实力为尊的军营中,贸然出任主帅恐难服众。

燕队素以"

帝国第一军"

着称,将士们必然心气甚高。

与其强行为帅遭人非议,不如先立战功再展抱负。

刘凤洞察其意,从善如流道:"

既如此,寡人另择主帅,卿可为先锋官。

"

张辽感激不尽:"

末将拜谢王上知遇之恩!

"

刘凤环视武官队列,暗自筹划:三路大军需各遣良将统率。

东路当由本王亲率五万精兵直取洛阳,讨伐董贼

【军事部署方案】

第二军团:任命一员统帅率五万精锐进驻并州全境,全面接管九郡防务。

第三军团:留驻五万将士固守王都蓟城,确保燕国核心疆域及北方边境安危。

——

当前时局受蝴蝶效应影响,右北平太守公孙瓒未参与讨董联盟,仅屯兵土垠城按兵不动。

蓟城留守的五万大军正是为牵制此人,防其趁虚而入。

因此,坐镇王都的将领人选关乎重大。

南下讨董的主力军由我亲率,无须多虑。

但并州方面军与北方边防军的统帅遴选,则需慎之又慎——须得老练持重的宿将方能胜任。

刘凤沉思之际暗忖:"

燕国虽名将如云,然独当一面者寥寥。

按原史轨迹,关张二人本应赴酸枣会盟。

关羽阵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皆成千古佳话,此番必携二人南下亲睹壮举。

"

"

另如黄忠、赵云,昔年未曾参与虎牢关之战,实为后世憾事。

全盛黄忠与巅峰吕布孰强?常山赵子龙未与名将交锋若何?皆乃三国迷永世争论之题。

此番若不遣赵云同行,必成莫大遗憾。

"

至于留守人选——臧洪堪称上选。

此君位列燕国三大将,资历深厚、行事稳重,统御北疆万无一失。

唯独并州方面军主帅一职

(指节轻叩案几)究竟何人可担此重任?

甘宁同样是将帅之才,但身为水军统帅若率五万兵马前往并州,难免会引起部分将领的议论。

真是令人困扰!

麾下良将终究不足,如今要三线作战,能独当一面的将领就显得捉襟见肘。

还需多栽培些能镇守一方的高级将领才是。

虽心烦意乱,但战前准备刻不容缓。

刘凤高坐王位,扫视群臣后肃然下令:"

南征董卓一路,由本王亲任主帅,关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