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1 / 4)
"
文和以为如何?"
刘凤突然问。
贾诩躬身道:"
张辽用兵如羚羊挂角,高顺治军似铁锁横江。
假以时日"
话未说完,被郭嘉的哈欠打断。
刘凤望着殿外渐暗的天色,轻笑:"
比肩古之名将?或许吧。
传旨光禄寺,今晚赐宴北军大营。
"
"
你们二人分别掌管隐秘卫和黑衣卫两大情报机构,怎会对张辽与高顺的过往一无所知?"
郭嘉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将话头引向身旁的贾诩,躬身行礼道:"
主公还是先听文和高见吧,总不能每次都让臣来应对?"
见到郭嘉这副滑头模样,刘凤不禁失笑:"
奉孝啊也罢,文和且说说你的见解。
"
贾诩深谙君臣之礼,不似郭嘉那般恃宠而骄,郑重抱拳道:"
主公用人之明天下皆知。
无论是隐于市井的谋士、武士,还是巧匠商贾,主公总能掘其过人之处,令其各展所长,臣实在钦佩。
既然主公垂询,臣便斗胆直言,若有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
刘凤挑眉笑道:"
稀奇!
你贾文和何时也学会这些官场套话了?但说无妨,孤正仔细听着。
"
"
遵命。
"
贾诩轻捋胡须沉吟道:"
虽未亲见张辽、高顺二位将军武艺,但据黑衣卫密报显示,二人联手能与吕布战平。
虽存诸多因素,却也证明其武勇不逊关张赵黄诸位将军。
微臣在暗处观察时,见二位将军言行得体,既不卑不亢,又无谄媚之态,确属难得。
更可贵的是,二位皆属忠义之士。
既已归心主公,他日必当誓死效忠。
"
这番鞭辟入里的分析令刘凤频频颔。
贾诩仅凭短暂观察,便将两位将领的性情才干剖析得如此透彻。
张辽与高顺在史册中的形象,确实与贾诩所言相符。
刘凤将目光转向郭嘉,含笑问道:"
奉先,不知你有何见解?"
郭嘉轻叹一声,故作无奈道:"
禀王上,臣等仅观察片刻,文和已将要点尽述,实在无甚补充。
此二人此前声名不显,亦无赫赫战功,领军才能尚待战场验证。
臣等不比王上,无您这般慧眼识人之能。
"
听罢郭嘉之言,刘凤哑然失笑,继而道:"
既然二位都已表态,孤便说说看法。
在孤眼中,张辽、高顺实乃燕国当前最急需的将才。
其重要性,甚至过关羽、张飞、臧洪三位大将。
文和、奉孝,或许你们未曾察觉——或因连战连捷之故,我燕中实则暗藏危机!
自孤领兵以来,每战皆凭孤身破敌制胜。
这固然造就燕军威名,却也令世人产生错觉:
以为只需主将勇武过人,便可战无不胜。
"
言及此处,刘凤凝视着两位谋士。
贾诩与郭嘉闻言俱是眉头紧锁。
见二人沉思,刘凤继续道:"
受此影响,我燕国从不缺猛将。
非孤妄言,关羽、张飞、臧洪、赵云、太史慈、甘宁、典韦、黄忠等,皆可跻身当世前十名将之列。
然孤最看重的并非他们——赵云与太史慈尚缺历练,暂且难下定论。
"
(
对于其他将领,我并不抱太大期望。
他们目前只能算是"
将才"
,远未达到"
帅才"
的水准,更不用说统领三军了。
军中虽有像关羽这样的统帅之才,但他过于骄傲自负,容易被敌方利用。
至于我自己的领兵才能,我心中很清楚,充其量也就是个"
将才"
罢了。
辽阔的北疆最缺的,正是能够统率全军的上等帅才。
听到君王的叹息,郭嘉连忙劝慰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