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 / 3)

加入书签

若、公达接风!

"

文武百官纷纷应和,这场盛宴直至月明星稀方才散去。

自得荀氏叔侄辅佐后,刘凤便将政务尽数托付。

他本就不擅民事,如今既有治国之才主理,只需从旁指点即可。

于是刘凤将全副精力投入军务革新。

特意召回张飞坐镇蓟城,专司整训新附之师。

八万降卒经遴选,汰弱留强,最终保留十八至四十五岁精壮四万余众。

刘凤面对新编的四万大军,深知必须加强训练才能放心指挥作战。

当前军中熟悉练兵流程的将领只剩张飞一人,尽管他性格暴躁不适合训练士兵。

关羽与臧洪已率一万精兵前往乌桓王庭,迫使乌桓贵族交出叛贼张举等人。

赵云正与太史慈在蓟城训练两万郡兵,无法分身处理其他事务。

刘凤决定借此机会纠正张飞鞭打士卒的恶习。

起初张飞得知要负责新兵训练时,当场就要耍赖抗拒,直到看见主公坚决的态度,又有老兵协助,才勉强应承下来。

同时,刘凤派典韦协助张飞练兵,并从中选拔精锐组建御林铁卫。

考虑到典韦更适合近卫职责,便任命他为这支亲卫队的统领。

典韦立即着手挑选优秀士兵。

刘凤推行独特的军事体系,在军中设立督宣官。

这些从锦绣山庄选拔的学员,不仅识字通文、头脑灵活,更对主公绝对忠诚。

他们的职责是向士兵宣传忠君爱国思想,明确效忠对象。

督宣官平日不得干预军务,唯有在将领企图叛变时才能接管兵权。

这套制度能有效防止将领拥兵自重或率部投敌的情况生。

这项改革将从根本上加强军队的管控。

其一:军中将校以上职位的将领,不设常备军队编制。

其二:将领虽有官衔,却无权擅自率部离营。

其三:大将可配亲卫,但人数上限为一千。

其四:军政互不干涉,将领不得插手地方政务。

……

光阴似箭,转眼一月已过。

锦绣山庄的花园里,刘凤与甄姜夫妇正悠闲享受着午后时光。

“子度!

天大的好消息!”

只见甄逸挺着圆滚滚的肚子,气喘吁吁地小跑而来。

甄姜放下喂食的银匙,侧问道:“父亲,何事这般欢喜?”

刘凤倚在雕花榻上,笑吟吟望着汗流浃背的岳丈:“老泰山给孤王捎来什么喜讯?”

“容老夫……先顺口气……”

甄逸一屁股跌坐在上,胸膛剧烈起伏。

见老丈人这副模样,刘凤对妻子抬了抬手:“快给岳父奉茶润喉。”

“妾身明白。”

甄姜执壶斟茶,素手将青瓷盏轻推至父亲面前。

甄逸接过茶盏仰脖饮尽,长舒一口浊气,这才捻须笑道:“子度可知?老夫觅得一位文武双全的奇才,特来举荐!”

“哦?”

刘凤眼中漾起笑意,“不知这位壮士现在何处?”

虽说近来他已将密报交由幕僚处理,但某些风声仍有耳闻——比如这位岳丈大人近来的坐立不安。

自蔡邕举家迁至蓟城,尤其是刘凤与蔡琰定亲后,甄逸眼底总藏着几分焦灼。

甄逸心里很清楚,刘凤与甄姜夫妻感情深厚,自己女婿并非见异思迁之人。

可甄逸始终觉得不安,毕竟甄家与蔡家的门第悬殊太大。

甄家原本只是商贾之家,全凭女儿成为燕王妃才跻身世家之列。

而蔡邕贵为天子之师,乃是士林领袖、当代大儒,其女更是名满天下的才女。

甄逸担心女儿日后难以压制对方,令甄家处境尴尬。

如今的刘凤早已今非昔比。

昔日不过是宗室子弟,现今却是手握实权的燕王,兼任骠骑大将军、幽州牧,统辖十一郡三百五十万百姓。

真论起来,倒是甄家高攀了。

唯一让甄逸宽慰的是,这门婚事乃刘凤亡父亲定,三书六礼俱全,甄姜是明媒正娶的燕王妃,名字已载入皇家玉牒。

但甄逸仍忧虑若不能助女儿巩固地位,甄家恐会逐渐失势。<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