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3 / 4)
领者当赏,便须履约;更因长期积压的对外戚的不满。
黄巾乱起时不得已委任何进总揽,却致兵权尽归外戚,使其势力恶性膨胀。
幼年见证外戚专权的刘宏,决意避免子嗣重蹈覆辙,亟需培养制衡力量。
此刻战绩彪炳的刘凤堪称天选之人:宗室出身注定其忠诚不二,从未与外戚勾结的履历更显清白。
加之何进屡屡针对刘凤,双方嫌隙已深。
刘宏笃信以真心换忠心,故对刘凤格外优渥。
然具体封赏方案,各方势力仍在角力之中。
朝中各派势力对刘凤的任用问题意见不一,暗流涌动。
外戚集团以何进为,他们意图将刘凤排除在朝政之外,只愿授予其边疆郡守之职便算褒奖功勋。
清流派官员在蔡邕带领下,则主张召刘凤入朝参政。
他们欲借刘凤之力制衡日渐跋扈的外戚势力,盘算着既能压制对手又能壮大己方阵营。
然而这些清流士人同样各怀心思——他们看中刘凤虽年轻有为却根基尚浅,盘算着若其入朝必会依附于清流。
如此既能掌控这位新贵,又能间接影响皇室决策。
以十常侍为的宦官集团也希望刘凤入朝,想借此分担来自外戚和世家大族的压力。
但在收到刘凤厚礼并听闻其镇守幽州的诸多益处后,他们转而全力支持刘凤出任幽州牧。
加之刘焉亲笔举荐信加持,宦官集团对此事更是信心倍增。
天子刘宏原本属意召刘凤入朝,却在张让等人一番巧言剖析后改变了主意。
宦官们提出的幽州战略确实颇具说服力:既可震慑何进一派,又能为皇室行动提供支持。
骠骑将军府书房内,刘凤听完隐卫汇报的朝堂动向,陷入长久沉思。
他挥手屏退属下后,独自思量着这场围绕自己封赏的明争暗斗。
即便身为穿越者,面对如此复杂的政治角力,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把朝堂斗争想得过于简单了。
刘凤自嘲地低笑一声:"
看来我最近太过显眼了。
"
他整了整朝服,向府门走去。
典韦早已带着十余名亲卫在马车旁等候,见刘凤出来立即行礼:"
主公!
"
"
走吧。
"
刘凤钻进马车吩咐道。
典韦扬鞭催马,车轮缓缓转动。
承天门外,文武百官已聚集了上百人。
刘凤快步上前,与清流派官员寒暄起来。
荀爽捋着花白胡须,连连称赞刘凤少年英才、国之栋梁。
正当刘凤与王允互相恭维时,忽然察觉一道充满恨意的目光。
回头望去,只见百官前列站着个魁梧的胖男人,正恶狠狠地瞪着他。
刘凤正疑惑此人身份,蔡邕轻声提醒:"
子度,此人便是大将军何进,外戚集团领,何皇后兄长,皇长子的亲舅舅。
"
"
听说外戚集团一直想压制你的战功,你要多加小心。
"
"
什么?"
刘凤难以置信,"
这胖子一身肥肉,凭什么当大将军?他立过什么大功?"
蔡邕面露尴尬,迟疑片刻才解释道:"
子度,自武帝时起,大将军一职向来由外戚担任,这你懂的。
"
蔡邕言语隐晦,刘凤却心领神会。
岳父话中之意再明白不过——大将军之位无需军功赫赫,只要身为皇后或皇嫡长子的亲舅,便可身居此职。
刘凤低声暗骂:"
老祖宗定的破规矩!
"
"
子度!
慎言!
"
蔡邕急忙制止女婿,目光警觉地扫向四周同僚。
"
嘿嘿!
"
刘凤立刻换上懵懂神情,摸着后脑勺憨笑。
他斜睨着挺着将军肚的何进,腹诽道:"
区区屠户出身,也配与本侯较量?看似精明,实则蠢如彘,日后必被世家门阀玩弄于股掌之间。
待陛下驾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