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丹炉新解蕴灵机(1 / 4)
外门刑堂的森然肃杀之气,如同潮水般退去。当赵亮踏出那扇沉重的玄铁大门时,午后的阳光带着暖意扑面而来,将周宇轩凄厉绝望的哀嚎彻底隔绝在身后,仿佛只是拂过耳畔的一缕无关紧要的风。
他站在石阶上,微微眯起眼。炼气三层的灵力在经脉中奔腾流转,带来前所未有的充沛力量感。怀中那枚温润的“书”字令牌,沉甸甸的,是通往青云宗知识宝库的钥匙。而那瓶尚未动用的“蕴灵破障丹”,更是蕴藏着突破更高境界的契机。
然而,赵亮的目光并未过多流连于自身的提升。他望向远处,那三处属于“天工坊”的黄金摊位已经初具雏形,童露露正带着几个杂役弟子热火朝天地搬运材料、搭建简易的货架和展示台。灵能电池的订单、改良版灵犀盘的预付款、以及之前纯度灵草积累的财富,如同涓涓细流,正不断汇入他的囊中。
“第一桶金”已经夯实,但赵亮深知,这还远远不够。无论是支撑更高级的研究(比如傀儡、更复杂的传讯阵盘),还是提升自身修为,都需要海量的、持续的资源供给。灵能电池和灵犀盘虽好,但核心材料(星髓金晶、响灵木树心)获取不易,产能受限,且目标客户目前主要集中在外门弟子和部分低阶内门弟子,利润天花板清晰可见。
他需要一个更“亲民”、消耗量更大、能快速铺开并形成稳定现金流的爆款产品。
一个名字瞬间划过脑海——补气散。
作为修真界最基础、应用最广泛的消耗型丹药之一,补气散的地位如同前世的“板蓝根”。无论是战斗后的灵力枯竭,还是修炼间隙的快速回气,甚至是日常任务消耗的补充,都离不开它。市场庞大到难以想象!然而,赵亮在杂役时期就深有体会:市面上的补气散,品质参差不齐,效果时好时坏。杂质多,吸收效率低下,甚至有些劣质品服用后还会带来轻微的灵力迟滞感。
“标准化…提纯…有效成分最大化…缓释技术…”赵亮心中默念着这些源自现代制药工业的核心关键词,眼中闪烁着一种名为“颠覆”的光芒。修真界的炼丹术,过于依赖丹师的经验、火候的掌控和所谓的“丹感”,充满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而他,要将冰冷的数字、精确的流程、可量化的标准,引入这片被玄学笼罩的领域!
目标:打造一款纯度更高、见效更快、副作用趋近于零、且成本可控的“天工坊”牌补气散!
决心已定,赵亮并未立刻返回喧嚣的“天工坊”工地,而是转身,朝着另一个方向大步走去——外门藏书阁。
---
外门藏书阁,是一座古朴的三层石塔,塔身爬满了岁月的青苔,散发着沉静的书卷气息。出示了苏长老赐予的“书”字令牌,看守的老执事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恭敬地放行。
踏入第一层,一股混合着陈旧纸张、灵墨和淡淡尘埃的味道扑面而来。巨大的木质书架如同沉默的巨人,整齐排列,上面堆满了各种材质的典籍:竹简、兽皮卷、玉简、线装书册…分门别类,浩如烟海。
赵亮的目标明确。他径直走向标注着“丹药·基础篇”、“百草图鉴”、“低阶丹方集录”的区域。灵识如同无形的触手,快速扫过一本本典籍的名称。
《青囊丹解》、《基础药理百问》、《炼气期常用丹方三十则》…他取下这些最基础、最普及的典籍,寻了一处靠窗的僻静角落坐下。
他没有像普通弟子那样,抱着“体悟丹道玄妙”的心态去逐字逐句研读那些充满玄奥术语和模糊描述的丹方。他的阅读方式,更像一个情报分析师,或者一个逆向工程师。
指尖翻动书页,发出沙沙的轻响。他的目光锐利如刀,精准地捕捉着每一个关于“补气散”的关键信息:
“主材:十年生凝露草三株,取其汁液精华为引…”
“辅材:聚气藤粉末一钱,百年黄精切片二钱,石钟乳粉半钱…”
“火候:文火熬炼,待药液粘稠如蜜,色呈淡青,微泛玉泽时离火,凝膏为散…”
“功效:补益元气,恢复灵力,适用于炼气期灵力枯竭…”
赵亮一边快速浏览,一边在随身携带的硬皮本上飞快记录。他摒弃了典籍中诸如“药性相合,引天地灵气”、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