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可公布的情报(1 / 6)
卡文了,为了我今天全勤,我就把手里的资料一下吧,由于犹格已经有了,那就改成奈亚和莎布吧,也算是为不知道的朋友们科普介绍一下。
奈亚
奈亚拉托提普(nyar1athotep)最早出现在洛夫克拉夫特于192o年创作的同名故事《奈亚拉托提普》(nyar1athotep)中。
在故事里,奈亚拉托提普被也称为“伏行的混沌”
(thegchaos),他被描述成为一个有着深色皮肤(91arthy)、身材瘦削,模样看起来像是埃及法老的人。
他游历世界各地,使用其妙的科学技术给每个城市带去无法想象的恐怖奇迹,并让所有目睹了奇迹的人最终陷入了疯狂和噩梦之中。
在故事的最后,洛夫克拉夫特提到了“巨鼓的声响,以及长笛细微、单调、亵渎的音色。”
以及“目盲,没有声音,毫无心智可言的鬼怪们(gargoy1es)”
,并且称它们的灵魂就是奈亚拉托提普。
这些叙述显然展成了后来的阿撒托斯与它的王庭(出现于1926年),因此作为“外神的心魂与使者”
的奈亚拉托提普反而比他的主人们出现得更早。
蕃神之使者
在1926年创作的《梦寻秘境卡达斯》(thedrea-estofunkno91nkadath)中,奈亚拉托提普再次以伦道夫?卡特敌人的身份出现在了故事里。
在这个故事里,奈亚拉托提普的有了更加埃及化的形象,故事里说:“那是一个高大但瘦削的身影,长着一张古代法老年轻时的面庞,身披五光十色的华丽长袍,头戴一只天然闪烁着光芒的金色双重冠”
(这也是后来“黑法老”
这一称号或化身的最初源头)。
同样也是在这个故事里,奈亚拉托提普在将卡特送上夏塔克鸟,派往阿撒托斯所在的终极混沌时,他说到:“向一切祈祷不要遇见我的另一千个面目(fors)。
别了,伦道夫?卡特,你要小心;因为我即是奈亚拉托提普,我即是伏行之混沌。”
这句话也就是后来“千面之神”
称号的依据。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们今天将奈亚拉托提普看作“外神(outergods)的心魂与使者”
,但在洛夫克拉夫特笔下,他实际上是“蕃神(othergods)的心魂与使者”
。
这里所谓的“蕃神(othergods)一词实际上只出现在梦境系列的小说中(《蕃神》与《梦寻秘境卡达斯》),它所涵盖的范围也只是指阿撒托斯及其一众从属。
因而在洛夫克拉夫特笔下,奈亚拉托提普与现在爱好者们熟知的,被归类为外神的犹格?索托斯,莎布?尼古拉斯等存在并没有太大的关联。
直到1951年德雷斯创作《thekeeperofthekey》时,他才将奈亚拉托提普变成了“旧日支配者的信使”
(ssenrofanes)。
随后,混沌社在将外神从旧日支配者这一阵营中分离出来后,这个称号也就变成了现在的“外神(outergods)的心魂与使者”
。
千面之神
与克苏鲁神话中的其他存在相比,奈亚拉托提普的另一个特别之处在于他拥有许多不同的形象。
在《梦寻秘境卡达斯》中,奈亚拉托提普曾对伦道夫?卡特所说:“向一切祈祷不要遇见我的另一千个面目。”
。
而这也为作家们创作不同形象的奈亚拉托提普打下了基础。
theb1a黑暗之人
除了埃及法老面目,洛夫克拉夫特在1932年的《魔女屋中之梦》(thedreasthe91itchhoe)中创造了奈亚拉托提普的另一个形象:“theb1a”
。
在故事里,奈亚拉托提普的这个形象被描述成为了“一个高大精干的男人,有着一身暗黑色的皮肤,却看不到一丁点儿黑人的特征;他既没有胡子也没有头,身上只穿着一件由某种厚实黑色织物缝制的怪异长袍。”
(所以请不要再说一些奥巴马与奈亚拉托提普的胡话了)在故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