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所谓治人分工明确(1 / 2)

加入书签

第375章所谓治人,分工明确(第12页)

李煜的心思,让人揣摩不透。

李松只管为自家小姐效劳就好,在李煜面前,大可安之若素。

赵怀谦与赵钟岳二人,已先后阐明计略,各自入座,安静饮茶,等待李煜的安排。

张承志,他就不想当众出什么风头。

要不然起初那条‘投石索’,他也不会私下悄悄的登门献宝。

他可以私下有所建树,但就是不能当众立功。

实在是他这城中唯二的百户官身太过敏感,必须淡化存在。

李煜一日不‘升职’,张承志就得一直如此。

于是从头到尾,他除了对赵怀谦的口头支持,就没说出什么计略来。

外堂里赴约而来的客人,还有一位老者,是孟府的老仆,孟季常。

他算是其余各府老卒临时的联名代表。

此人举止也摆明了他只管旁听,事后再负责去各府传话递信儿。

他的出现,纯粹是李煜对这些抚远卫‘遗老’的安抚之举。

此刻,这老头眼皮耷拉,几欲瞌睡,对所谓的救民大计兴致缺缺。

实在是年纪大了,时不待人。

况且,救民不救民,老卒们并不看重。

这些老卒的唯一诉求,就是把陷在坊市里的‘自家人’尽早捞出来。

眼下,张承志摆明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他们就只能指望李煜。

当然了,他们也不强人所难,仅限于活人就可以。

李煜那一把火,指不定早就把他们家主还有一众家丁都给烧了个干净。

可这事儿,谁又能说句不是?

明眼人都知道。

尸骨,实在是没法强求。

只要李煜能让他们达成这个目的,那就听令便是。

一时之间,屋里静的只剩下偶尔响起的磕盏脆响。

李煜也知道,说来说去,还是都在等他拿个主意。

顺义李氏,沙岭李氏,赵氏。

这三方汇合后的势头正盛,城里的主导权从来不在外人手中。

能主导多方共事的只有李煜,也只能是李煜。

“这样吧。”

李煜终于开口,所有人都聚精会神的看着他,静候其音。

李煜的目光转向赵怀谦,打算安排他依计,先做些先期的准备工作。

“赵班头,你随后派人搜集吊篮、绳索,尽快做些缒城吊具出来。”

这算是对他方才献策的认可。

“卑职领命!”

赵怀谦起身抱拳,恭敬拜之。

吊具用不用得上是后话,李煜表露出的态度,才是他最看重的。

随后,李煜目光看向别处,“钟岳。”

“你多辛苦,做好手头的新编民册。”

“这是长治久安的大计。

这个月,你怕是都闲不下来了。”

自今日起,城中每迁入一批人,赵钟岳就得做一次登记入册。

每个人的籍贯来源,安置之所,皆需详细记录在案。

顺义李氏,沙岭李氏,抚远县本地人,还有李煜半途解救的流民

不同的人群,根据亲疏远近与可靠程度,居住地的划分自然也大有讲究。

譬如李煜现居的千户府邸周遭,若是府衙空缺可以填民,就得紧着李氏优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75章所谓治人,分工明确(第22页)

这不仅是亲厚,更是为了最大限度保障李府安危,谨防有人犯上作乱。

族人环绕,也等同于李府的一道藩篱屏障。

这方法自古有之,也没什么稀奇的。

编民造册,便于治理。

一旦出了些苗头,就能按册索骥,省下很大的功夫。

这事儿,看似繁琐,实则有差役与赵氏家仆为辅,赵钟岳只需要动笔就好。

他只要做好这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就是大功一件。

这摆明了,是一桩能迅增加赵钟岳话语权的肥差。

“喏!

学生必不负大人所托!”

赵钟岳起身,向李煜深深一礼,眼中的感激与决然并存。

知遇之恩,难以为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