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渡民(1 / 2)

加入书签

第192章渡民(第12页)

堡墙,隔开了两个世界。

墙外,是尸鬼横行的绝地,是李炜那般幸存者挣扎求生的炼狱。

墙内,是秩序井然的人间。

这里有规矩,有法度。

入幕做事,和赵钟岳想象中的繁忙不大一样。

他原以为自己会被卷入一套繁复而紧张运作的军堡体系。

每日处理堆积如山的文书,帮助百户李煜协调各方的军务民政。

是他大展拳脚的开始。

现实却是,他像一个被强行塞入精密齿轮组的石子,既无法转动,亦无处着力,无足轻重。

顺义堡内,自有一套最少历经数代人磨合,早已根深蒂固的统治体系。

入幕两日,赵钟岳已经初步摸到些门道。

如李昌管粮库出入。

李顺宛如副将管家,是家主李煜意志执行的延伸。

李忠和其余亲卫依次带队加练兵卒。

武库也有一位老仆李如显守着,每一杆刀枪出库入库,都要经他记录。

如今库内那三十领扎甲,六十余领皮甲,更是老仆的心头肉,晚上抱着睡都嫌不踏实。

这里,每一个位置都姓李,或者即将姓李。

等这些老人干不动了,接替他们的,必然是顺义李氏的另一个亲族或更忠诚的家丁。

一如李昌、李顺他们曾经走过的路。

这顺义堡内,是一个非李煜亲信所无法插手的封闭世界。

每个人各司其职。

以家主李煜为,自成一个密不透风的闭环。

赵钟岳此刻就是一个多余的转轴,许多事他都插不上手。

实际上,收纳赵钟岳入幕,同样是李煜做出改变的第一步。

若非是李煜主动打破了这个闭环。

赵钟岳连当下安置新民的差事,都是轮不上的。

可外头一时没有新的流民来,他熟悉完境况,又真的没什么可干。

赵钟岳现下,唯有每日去粮库算粮,取粮。

堡内粮库规模,不比本卫千户驻屯的高石堡。

可是靠着地窖,倒也不至于放不下当初运回来的存粮。

守门的屯卒验过赵钟岳手里的出入手令。

高声唱诺。

“百户大人手令,放行!”

随后,粮库守卒才用钥匙打开沉重的铁锁。

‘咔嚓!

左右屯卒合力拉开厚实的库门。

随着‘吱扭扭一声闷响’,库门打开缝隙,放赵钟岳入了粮库重地。

这里头,麦稻的香味闻着让人安心。

李昌,总是拿着库内的出入账本,每日守在这里粮。

他每日既要由此往校场,给兵卒放当日饷粮,也顺道给流民送赈济粥所需之粮。

由此产生的粮耗,都由李昌一一记录在册,每日傍晚转交家主核查。

若家主不在,这个核查人选,往往由李顺充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92章渡民(第22页)

赵钟岳走进院中,直奔右手边的小屋。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来的时候了。

李顺昨日带他熟悉境况,就曾言明,李昌惯在此屋做事,还代为引荐过。

赵钟岳于门外报声,“学生今日前来取粮。”

“进!”

屋中传出回应。

‘吱呀——’

赵钟岳推开门。

李昌抬眼看了一眼来人,声音平淡地问。

“今日还是按昨日的老样子?”

“是,李管库。”

赵钟岳点头回应,二人都是公事公办。

李昌拿起毫笔,勾了几笔,随即起身,领着他去取粮。

赵钟岳如今能全权操持的活计,只有两件。

其一,给老弱妇孺扎堆的那处善养院,放当日做工薪粮。

李煜收留这些妇孺老弱,白养肯定也是不现实的。

是故,那处善养院中的女眷们,需要纺织缝补,烧火做炊,以工换薪。

赵钟岳便需根据其昨日交工的数量与成色,核定每人每日,五合到一升不等的定粮。

就算有那带孙逃难来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