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何为名门(3 / 5)

加入书签

 刘备叹了口气:“伯安公亦为名士,当知此事有多难办。”

    刘虞也开始叹气:“要与名门以名相抗……可袁氏几乎已经挟了天下,如今要如何才能阻止?”

    刘虞确实是擅长邀买名声的,在没和袁家敌对之前,刘虞还借过袁家势力宣传过仁厚之名,连什么蝗虫不入境都编出来了。

    但无论如何,刘虞本来也算得上仁厚之人,邀名是邀了,但并没有说一套做一套,顶多算是好虚名。

    也正是因为刘虞擅长此道,而且他了解袁氏,所以他更明白这有多难。

    其实刘备也是最近才明白,此时的豪门有一种现代人很难理解的思维方式。

    ——挟天下以令天子。

    是的,没错,不是挟天子以令天下,就是挟天下以令天子。

    这才是顶级豪门的思维方式。

    袁家这种顶级豪门,他们本就可以用党派、师生、礼法、财富、名望等各种方式号令天下,根本就不需要挟天子。

    尤其是党锢之后,大量士人牵连落罪,袁家便更容易获取打手。

    比如郭典,比如董卓。

    郭典和董卓都曾在天子刚登位那年的党锢中被坐事免官——这些年,只要被称为‘坐事免官’,都是因党锢受了牵连。

    董卓最初是被段颎举荐为羽林郎,但没在段颎手下当过差,而是跟着张奂做了军司马,之后因军功卓越一路升到了西域校尉。

    郭典也是羽林郎出身,曾担任张奂的护军,和董卓做过同僚。

    之后张奂得罪司隶校尉王寓,被安了个‘结党营私’的罪名,郭典、董卓等故旧部署全部都受牵连下课。

    当时袁隗刚刚出任司徒,一次性便将董卓、郭典等一大堆受牵连免职的官员全都征辟为司徒掾。

    有了袁隗当靠山之后,郭典和董卓便顺风顺水。

    此后郭典历任司徒掾、青州刺史,巨鹿太守,一路平步青云。

    董卓历任司徒掾、并州刺史,河东太守,轨迹与郭典完全同步。

    其实袁隗门下招揽的顶级打手全都是这样三级跳的,几年就能做到两千石。

    这升官速度,哪个官员不想投袁隗?

    而且袁家不怕党锢,也不受党锢限制,中常侍袁赦在宫内辈分极高,而袁赦与袁隗是同宗兄弟——只有袁家能在党锢最盛的时期大肆征辟牵连罢官之人。

    不方便当官可以做门下属吏,连吏都不方便的,还可以作为门客,反正袁赦能让袁家门客不会轻易落罪,袁绍之前干的也是这个活。

    说得直接一点,袁家收揽征辟的人,很多都是对天子不满的曾经落罪的官员,而且大多是有本事的。

    袁家之所以强横,不是因为四世三公,而是因为他们一直都在操盘。

    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