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以林浩为鉴重塑新人职场价值观培养之路(2 / 4)
了一锅汤。”
赵磊立刻掏出笔记录,抬头问:“汪董,您是想调整入职培训?比如加个‘职场价值观’模块?”
我摇摇头:“不止。
要建‘导师+轮岗’双轨制——每个新人配两个导师,一个教业务,一个教‘职场规矩’,比如怎么跟同事协作、怎么提建设性意见;前三个月让他们去销售、研、客服轮岗,亲眼看看老员工怎么解决客户投诉、怎么赶项目进度,让他们知道‘职场清流’不是靠嘴说,是靠实干干出来的。”
“汪董,我有个顾虑。”
销售部王主管举手,他眉头皱着,“要是新人轮岗时还像林浩那样,拒绝干活、挑三拣四,怎么办?总不能一直迁就吧?”
我笑了笑——这个问题我早想过,从抽屉里拿出一份草拟的表格:“这是‘新人行为准则评分表’,分‘工作态度’‘团队合作’‘责任担当’三个维度,每个维度2o分,每周由业务导师和轮岗部门主管一起打分。
连续两周低于6o分,就暂停轮岗,去‘职业素养强化班’——请心理咨询师和资深高管讲课,教他们怎么调整心态、怎么跟团队配合;要是强化班后还没改善,就按公司规定办,不能让少数人影响整个团队。”
张姐突然眼睛一亮,连忙说:“汪董,我还有个建议!
我们部门去年入职的小陈,刚来时也觉得‘老员工做事太死板’,但他没抱怨,花了半个月研究客户数据,提出‘按客户消费能力分类管理’的方案,现在他负责的客户复购率提升了2o,成了部门骨干。
不如让这样的年轻人去给新人分享,比我们老员工讲大道理管用多了——年轻人跟年轻人,更容易聊到一块儿去。”
我立刻拍板:“这个主意好!
赵磊,下次新员工培训,就请小陈和市场部的小吴来做分享,主题叫‘如何做真正的职场建设者’。
另外,把林浩的案例改编成情景剧,隐去姓名,让新人看完讨论‘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处理数据错误?怎么跟主管提意见?’——让他们自己想明白,比我们教一百遍都有用。”
赵磊点点头,又补充道:“汪董,我们还可以跟本地高校合作,在应届生实习时就开‘职业素养课’,教他们怎么写周报、怎么跟同事沟通,提前帮他们适应职场。”
我满意地看着他——这正是我想的“源头治理”
:“没错,要把‘职业素养培养’前置,从实习阶段就帮他们校准认知。
我们不仅要解决‘就业’问题,还要帮年轻人‘高质量就业’——这才是汪氏集团该有的担当。”
会议快结束时,我拿起修改后的培训方案,逐字逐句确认:“入职培训‘职场价值观’模块,课时从2小时延到8小时;双导师必须通过‘职业素养培训师’认证,不合格的不能带新人;新人每周要交‘工作反思报告’,重点写‘从老员工身上学到什么’‘有什么改进建议’;每月的新人座谈会,我亲自参加——我要听听他们真实的想法,不能让中间环节出偏差。”
我放下方案,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个人——他们都是汪氏集团的骨干,也是年轻人的“引路人”
。
我语气郑重:“各位,培养新人就像种树苗,浇水施肥(专业能力)很重要,修枝剪叶(职业素养)更不能少。
林浩这个案例是个警示,也是个机会——让我们及时调整方向,别让更多年轻人走弯路。
三个月后,我希望听到的反馈是‘这些新人有想法、有能力、更有担当’,而不是‘他们爱抱怨、不干活、自以为是’。”
散会时,张姐走到我身边,脸上终于有了笑容:“汪董,有您这个方案,我们以后心里就有底了。
之前总怕管严了被说‘打压年轻人’,管松了又怕出问题,现在有了标准和流程,就知道该怎么引导了。”
我拍拍她的肩膀,语气温和却坚定:“张姐,我们不是‘打压’,是‘引导’。
真正的‘整顿职场’,是让职场更公平、更高效,不是让职场变成‘任性者的乐园’。
要让年轻人明白:职场不相信‘口号’,只相信‘你能做成什么事’。”
一周后的新人座谈会上,我特意坐在实习生中间。
刚入职一个月的小周攥着笔记本,犹豫了半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